人在超神,我是超兽冥王

第三章 被洞穿的恐惧!

“...”

周荼的反问让诺皇一怔。

“我们都是一个主神下发展起来的文明,我相信德皇...”

听着这个回答,周荼只感觉新晋宇航文明对于宇宙的美好幻想。

在这片宇宙丛林中,哪有什么信任一说?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唯一能信任的就是自己的拳头。

“我相信...这三个字放在你们社会的人际关系中或许有些信服力,但在宇宙这无限广阔的世界里是最虚伪的谎话...”

“倘若你能抑制住自己的欲望,但你如何相信德皇也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欲望,你又如何相信德文星的其他势力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呢?”

“当然了,伱们可以通过交流协商,毕竟你们的距离太近了,有太多机会可以交流,但谁又能保证的了你们的交流中不存在谎言?”

“无法确定对方手中是否存在制衡于自己的武器的唯一办法,那就是自己同样打造制衡对方的武器...”

“在这种无法判断对方真正意图的不确定性中,最后只会出现一种结果,那就是任何一方的落幕,直至无法与对方抗衡...”

周荼这低沉的声音透露着一股如同深渊下的刺骨寒冷,使得诺星那边参与这场对话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毛骨悚然的恐惧感。

他们究竟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人物?

在这种的猜忌阴谋论下,文明之间的合作共赢变得更加的困难,整个已知宇宙都成为了一片无比危险的战场,每个文明都像是躲在战壕下的士兵,不敢露头,也无法判断其他文明是否友善...

周荼见诺皇深思的神色知道自己这场对话的另外一个目的似乎是达到了。

“随便说说罢了,或许你们跟德星之间有更深的羁绊,可能是我理解不了的东西。”

周荼缓缓从那颗小陨石起身,稍微的活动了一下手腕准备离开...

而在他离开后的数十秒中,诺皇以及随行人员还沉默于他所言的观点之中。

“吾皇,不能放任他这么离开,如此危险的人物顺利的离开德诺星系,必将会让德诺星系遭受灭顶之灾...”

一名叫卡奥的将军率先请示着诺皇。

他的这个想法也是在场一些人的内心想法。

按照那个叫冥王男人的理念,冥王背后的文明肯定也无法判断德诺文明是否善意。

放任冥王带着德诺星系的坐标离开,迎接着他们的可能就会是一场无法承受的打击。

诺皇面对卡奥的请示,考虑了两秒,最终点了点头。

就这样诺星的一支近距离战舰群,朝着德诺星系外巡航而去,目标就是为了找到已经离开的冥王。

时间没过多久,这支出征的战舰群就消失在了诺星的矩阵雷达上,完全的失去了联系。

而在德诺星系的星域之上,几十艘的诺星战舰像是陷入一个漩涡一般,无法挣脱,一股强大的引力基点如同锁链牢牢的束缚住所有战舰将其拖入深渊。

嗡——

伴随着战舰爆炸产生的光亮,寂静无声的星域也仿佛被这绚丽的“烟火”吸引了一刻。

一艘艘战舰的舰体似麻花一样慢慢发生了形变,最终聚集成一块面积不小的不规则的椭圆状球体漂浮在星域上。

虽灿烂一刻,但终归虚无。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