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路明非同时穿越99个世界

第二十八章 调查 其三

进入电视塔后,见到的又是另外一幅光景。

映入眼帘的有地板、墙壁、十米外桌台,后方不尽延伸出去的房间,到处是白色的装饰。

以及两竖排的墨镜保镖。

相比较硫池县外的农村景象,这里在各种意义上都先进的令人难以想象,简直像是大城市的中心。

就连路明非都不禁吐槽,明明硫池县看样子只是个九十年代的农村,但是电视塔却有二十一世纪的风范。

“我是华夏调查局精英成员,现在需要检查一下电视塔。”

克系路明非将手中的资料展示出来,正面看向桌台上的一人。

这是个身躯高大的男人,此刻正襟危坐,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伸出一只手说道:

“调查员先生,请问我们这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这种事情为什么要问?”克系路明非的面容之中挂着冷峻,“调查局办事,从来不需要理由。”

“那好,你们调查吧。”

克系路明非点了点头,该说不愧是强运效果吗,原本应该需要再多争论一番才对。

只不过他看着对方的笑,却总感觉男人与往常有点不太一样。

沉默片刻,克系路明非继续站定身体,拉直手上黑色的手套,旋即带着众人在一层开始搜索。

走廊中,路明非有点好奇。

“看你好像认识他,你是知道他的身份吗?”

克系路明非点了点头。

“对,我有他的一手资料,而且我这次进入硫池县的调查任务,也是他所派布下来的委托。”

“这个人就是电视台的台长,郑年灵,他手下的公司掌握了整个硫池县的政治、经济、人际命脉。”

走进一个房间,路明非看着周围豪华的装饰,不禁感慨道:“难怪他看起来这么有钱,原来还真是个大人物啊。”

克系路明非摊开手,一脸无奈:“如果在外界,他绝对是个国级人物,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偏爱这个小小的硫池县。”

“民众多次选举他为县长,但是他却每次都婉拒了,根据他本人所说,他是为了报答故乡而来的,并不是为了什么权势。”

“根据本人的调查,这个郑年灵早年间还当过教授,今年三十六岁。”

说话间,一旁的道诡路明非已经观察完房间里的布置,掐了掐诀,见没有占卜到目标,他说道:

“这里没有异常,我们走吧。”

电锯人-路明非则是趴在各种地方嗅了嗅,也得出了和道诡路明非同样的答案。

“唔…嗯,没有问题。”

路明非看着夺舍了电锯人的路明非一脸无语,你这比原本的主角还要像狗啊。

很快,众人走到了另一个房间。

EVA-路明非率先看到了摆在桌面上的一个文件,拿在手里朝着众人挥了挥:“我这里有发现!”

“快看这个文件名,好像是一个硫池县县失踪人口的报告。”

克系路明非连忙走了过去,看着文件袋上的“本县今年失踪人口报告”的标题,伸出手指试了一下质感,登时眼前一亮。

“没问题,就是这个了。”

“今年的电视新闻一直没有有关于失踪人口的报告,这就是电视台里刻意隐藏起来的线索。”

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已经被全部销毁,没想到开门就撞见一个,该说不愧是强运buff吗?

如此幸运的时刻,身为调查员的路明非还是第一次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