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

第273章 小丑,是我自己!

第274章 小丑,是我自己!(求订阅)

卫缭说道:“秦法在很多时刻,讲究法律条款,讲究各种证据,可唯独不讲道理,不讲究对错。很多时刻,有理的一方输掉了。很多看似对的一方,却是失败了。很多错的一方,却是胜利了。”

“很多时刻,当民众需要法律保护的时刻,法律未必会保护民众,会遭遇各种不公,即便是胜诉了,也会面临惨败;可民众触犯了法律,法律一定很快上门。当然了,这是对那些底层平民而言。”

“对于权贵而言,恰好是相反的,权贵触犯了法律,法律不一定会惩罚权贵;可当权贵需要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时刻,法律一定准时上门。”

“在权贵面前,法律一定只讲究道理,讲究对错,而不讲究证据和原则。”

“律法有两大属性,对于平民一个态度,对权贵一个态度。”

赵政微微叹息:“果然如此……”

律法是什么?

马克思已经说明了,那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用来压制某些人而制定的。

可能有维护平民的条款,可能被兑现多少,只有天知道了。

可那些维护权贵利益的条款,绝对可以兑现。

同样,很多法律条款不让平民这个,不让平民那个,似乎为为了你好,可若是谁当真谁傻。

利益才是第一位,大义、环保、安全之类,只是假话而已。

欠薪一万多,打官司维权损失一万五,持续两年时间,最后还倒亏五千。

弱者维权成本太大,还不如不维权。

卫缭又是问道:“敢问大王,大秦是以法治国,还是以人治国?”

赵政说道:“我大秦强盛的根基,就是在秦法,商君为了秦法,更是一日杀数百人,渭水变得血红,自然是以法治国!”

卫缭说道:“可法律本质上是人执行的,再好的法律若是下面的人出现问题,也会变的不一样。法制,本质上是人治,只因为法需要人来执行!”

赵政说道:“卿家,这是何意?”

卫缭说道:“法治与人治本为一体,法治就是人治,人治就是法治。”

赵政叹息道:“卫卿此言,可谓是打脸法学家。”

卫缭又是问答:“敢问大王,是法大,还是权大?”

赵政说道:“自然是法大,大秦制定的律法,就连寡人也不得违背。”

卫缭问道:“平民杀人会死,贵族杀人会死吗?大王杀了人,会死吗?”

赵政哑然。

人人平等不可能,平民杀人会偿命,贵族杀人只需要缴纳部分赎金,可君王杀人既不要偿命也不要缴纳赎金,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

卫缭说道:“大王能制定法律,只因为大王有权力,可利用权力制定法律。故而,权大于法。因为权力诞生法律,而不是因为有法律诞生了权力,臣所言可是正确!”

赵政说道:“先生言之有理!”

卫缭继续道:“权力诞生出法律,权力为父亲,法律为儿子。法律时常受到权力的制约,受到权力的打压,对民众苛刻至极,可谓是严以待民;可对权贵和官员,却是宽松至极,可谓是宽以待官。”

“一严一宽之下,让民众如何信服!”

权大还是法大,很多君王让君王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不是被法律制约。事实上也是如此,很多法律也是无法管束君王,也无法制约君王。

反而律法,为君王随意玩弄着。

可在治理民众的时刻,却是希望法大于权,让那些秦吏皆是遵纪守法,不让权力逾越法律。

君王这样双标,岂能让臣子心服。

很多秦吏在执行律法的时刻,更是来一句老子就是法。

很多律法,无法制约秦吏。

能制约秦吏的,唯有权力。

说白了,某个秦吏倒台,不是因为他违背秦律,而是因为有爵位更高的秦吏发现这个秦吏的问题,然后干掉了他。

民众受到冤屈,不指望律法维护自身利益,而是寄希望于某个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比所谓的律法靠谱。

那个青天大老爷能主持公道,不是他清正廉洁,而是因为他的官位比那些贪墨官员高,能成功搞掉他们。

从商君到了现在,秦国努力打造一个法制国家,想要以法律为根本,缔造一个稳定有有序的国家。

可卫缭在东郡巡查,短短半年时间,却是得出一个结论,秦法失败了。

秦法无法维护小民利益,反而因为秦吏众多,律法众多,侵害小民利益。

在具体的执行当中,权大于法,法变得虚无而无用。

这是一个死结!

赵政皱眉道:“卿家以为当如何?”

卫缭说道:“问题很大!”

赵政问道:“那大秦未来当如何?”

卫缭说道:“秦吏数量众多,每增加一个秦吏。就是增加民众多征收一分赋税。秦吏的数量越多,越是对民众征税越大。这样加重了大秦的负担,也加大了民众被大秦的怨恨。”

“爱国是有成本的!”

“底层的穷人,一穷二白,过着三餐不饱的生活,这类底层的民众是不爱国的,当秦国的民众,还是当魏国的民众,还是当赵国的民众,都是差别不大。这类底层的贫民是不爱国的!”

“同样那些大世家,大资本等,也是不爱国的,对他们而言,换一个君王,换一个国家,他们的利益依旧会得到保证,也是不爱国的!”

“只有中产阶级,家中小有资产,吃喝不愁,这类人才会爱国!

“故而一个王朝,一个国家想要稳固,就要不断的消灭底层的穷人,让这群穷人变为中产阶级,让这群人变得爱国;同时又是要不断消灭大世家,大资本等,化为一个个小世家,一个个小资本家。”

“中产阶级数量越多,国家越是稳固。”

“可秦国管的太死,官员数量庞大,会不断的侵蚀中产阶级利益,让大量中产阶级变为赤贫阶层,等到中产阶级被消灭了大半的时刻,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臣有一问,试问大王,官员对民众危害大,还是世家对民众的危害大?”

赵政沉默了。

他没有答案。

儒家,是反对官员滥用权力的,还尽量缩小的官员的编制,更是有皇权不下乡。

用着各种手段,制约官员扰民。

只要官员不扰民,民众就会有序的发展。

可法家却是认为,世家大族,资本商人等会不断侵蚀民众的利益,让底层民众变得困苦起来。

故而,国家要不断加大官员的编制,加大行政干预,加强对底层民众的保护,免得这些世家大族,危害底层民众的利益。

后世所谓的变法,本质上是朝廷扩大权力,打压世家的权力,减少其扰民。

这就引申出一个命题,世家危害大,还是官员危害大!

或者说,权力和资本,谁才危害更大?

在权力主导型的朝廷,总会千方百计地污名化资本。因为权力者清楚,如果让不能掌握的资本做大,必然会威胁自己的权力。

对于自己不能掌握的资本,权力者就只能有两个选择:一是,如果能够抢过来,就不择手段地抢过来;二是,如果实在难以抢夺,也不能任其发展,能压制就压制,能丑化就丑化,让这些资本在社会上总是处于万人唾骂之中,总是处于心惊胆战之中。

在权力主导型的朝廷,资本必须要为权力服务,必须老老实实地匍匐在权力的脚下。

秦国,就是走这个路线。

在资本主导型的社会,则恰恰相反,一切的权力都要为资本服务,要尽一切可能保证各类资本的不断增值。

在这样的社会里,民众会过得很是苦逼,成为名副其实的牛马。

齐国,走这个路线。

资本与权力之战,不论谁胜谁负,可殃及池鱼的是普通的民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斗之千古一帝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大乱斗模式载入中。。。北原之地、天帝、清帝,试问谁才是草原帝皇神州大地、始皇、武帝、太宗、太祖,试问谁才是千古一帝柱洲之地、亚历山大、凯撒、查理曼、拿破仑,试问谁才是西欧大帝玄州之地、华盛顿、亚当斯、林肯、试问谁才是天下之主此时一个假的主角路过,表示自己只想当一条咸鱼安安稳稳的赚着自己的小钱钱,数着金灿灿的元宝奈何!奈何!朕!始皇、打钱!朕!武帝、打钱!朕!太宗、打钱!重八:老板,要不要我把他们三
天下无谢s
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
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
(历史+生存+战争+种田+暴兵+无限流+抽卡+系统)一觉醒来,张明瑞穿越至三国时代!本以为可以轻松叱咤风云,却发现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刘表、刘璋、刘备!孙坚、孙策、孙权!董卓、曹操、张角、袁绍!本不属于同个时代的诸侯,竟共存于此!当张明瑞费尽千辛万苦,一统三国时,才赫然发现。这是一个全面战争的时代!三国时代!春秋时代!秦汉时代!隋唐时代!上下五千年,古今和中外!无数英雄豪杰汇聚于此,只为一统天下!
蛮荒青牛
大明军侯
大明军侯
新书《汉当兴》发布!!!杀异族,戍边关!报家仇,卫大明!目标十分明确的张枫在未来的永乐大帝朱老四的手下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冼青竹
隋唐天字七书
隋唐天字七书
最适合当代人阅读的隋唐正史。书中每一句话,都有出处;每一个人,都确有其人;每一件事,都真实发生。一书在手,隋唐两朝,三百多年人事风云,尽在指掌之间。十年磨一剑,一生写此书。
流云舞天风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现代青年重生大唐,竟成了洞房花烛夜的王爷李贞!新娘居然还是武媚娘?本想过一世的逍遥生活,哪成想,却一举迎娶唐朝双美,从此开始开挂人生。虎躯一抖,尽亮王霸之气!美女如云,猛将如虎!李贞大吼:大唐,我来了!
唐风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