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第127章 朱祁钰的反击

第127章 朱祁钰的反击

“陛下,微臣认为经筵之事关于天子是否接受儒学正统。”

“天子牧民,当以教化为先。”

“若是一月一次,未免显得有些太过繁琐。”

“然而春秋两季才一次,则会显得陛下荒废学业之嫌,于布王化于天下多有不利。。”

“故此,臣以为可折中为春夏秋冬各举行一次。”

礼部侍郎王一宁,终于站了出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不是提出立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为太后,而是在帮着朱祁钰和文臣们达成关于经筵共识。

“准奏!”

朱祁钰可不想再听文臣们的喋喋不休,所以他来了一个快刀斩乱麻。

“陛下,一年四次略少。”

“如此则不能显示陛下对先师的尊崇之心。”

首倡重开经筵的礼部尚书胡潆,并不满足于朱祁钰迫于群臣压力而重开经筵,胡潆想要更多。

给皇帝值讲,对于文臣来说是一个不错表现的机会。

值讲之人能够在皇帝前面表现自己的才能,这可是一个升官的好机会,就可以有施政的机会。

而且也能从侧面证明值讲者在政治、学术、道德方面的优秀,可以树立起大儒之名。

一旦再开经筵,那么胡潆他们就有宣扬儒家学说之功,就会被天下士林顶礼膜拜。

更何况,要是朱祁钰在经筵接受了儒家学说,那么就会更加倚重文官集团,那么文官集团就能执掌国家权柄。

“胡尚书,当知君无戏言!”

朱祁钰之前为了显示自己对于五朝老臣胡潆的尊重,可一直都是一口一个亲热的“胡卿”。

这一次朱祁钰叫了“胡尚书”,就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胡潆的不满。

“人无信不立,何况天子乎?”

“朕已经金口玉言,答应了王卿一季一次的经筵请求,朕又怎么能够在此食言而肥?”

“朕为天子,若是朝令夕改,只会背信,非是人君所为!”

朱祁钰说话的语气很重。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这是朱祁钰的潜台词。

“臣以为,天时分四季,陛下于四季各有经筵,符合天道!”

都察院左都御史,内阁大学士王文,从群臣之列站了出来。

王文也是个读书人,他虽然不能反对重开经筵,但是他可以支持开经筵的次数。

而且王文一向热衷追求权势,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向着朱祁钰表忠心的机会。

“臣附议!”

户部尚书,内阁首辅陈循,也站了出来。

陈循和王文都是朱祁钰大力扶持的文臣亲信,陈循也热衷于追名逐利。

在王文站出来之后,陈循只觉得自己被王文枪先了一步。

“臣附议!”

兵部侍郎项文曜,也站了出来。

最近京师有传言,说朱祁钰觉得吏部尚书王直年事已高,面对吏部繁杂的事务已经力不从心。

传言还说朱祁钰准备给王直找一个帮手,来协助王直处理吏部事务。

项文曜不想一辈子呆在于谦的庇护下,他这次出来讨好朱祁钰,就是为了图谋吏部副官的位置。

“臣附议!”

新晋内阁大学士商辂站了出来。

“臣附议!”

新晋内阁大学士彭时站了出来。

商辂和彭时,前几天才被孙太后召见,他们担心自己被孙太后指定为东宫太子师的事情,会被朱祁钰认为他们是孙太后的党羽。

为了自身仕途考虑,商辂和彭时必须要向朱祁钰纳投名状。

“如此,甚好!”

朱祁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朱祁钰这是向着群臣展示,他在文官之中并不是没有支持者。

而且这些支持者还并不是虾兵蟹将,还都是位高权重之人。

目光扫过王文和陈循,朱祁钰对着他们点了点头,这是对他们的肯定。

当朱祁钰的目光落到项文曜身上的时候,他的目光里面满是激励的神色。

朱祁钰仿佛是在对项文曜说,好好干,朕不会亏待你。

而对于商辂和彭时,朱祁钰则是笑了笑,意思知道你们的心思。

商辂和彭氏那天去见孙太后的时候,给商辂引路的是太监郭安。

这个郭安虽然是慈宁宫总管太监李永昌的义子,可就是这个郭安因为烂赌欠下赌账无数。

在威逼利诱之下,提督东厂的善增得以降服郭安,让其成为东厂在慈宁宫的内线。

所以当那天商辂和彭时前脚去见孙太后,后脚郭安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到了东厂,然后善增就禀告给了朱祁钰。

文臣们在劝说朱祁钰重开经筵一事上,虽然无人敢出来反对。

但是出于各自的目的,他们敢在经筵举行的时间次数上表达意见。

朱祁钰看着台下附议自己的文臣,他不由得有一种成就感。

朱祁钰一直都有平衡文官集团,武将勋贵,内廷太监,这三方势力的打算,不让其中一家独大。

今天,朱祁钰再文臣中扶持的亲信们附议,就是说明朱祁钰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一目的。

文官集团被分裂,他们就不能在对朱祁钰一再逼迫。

“王卿,既然伱是礼部侍郎,想来对于礼仪十分的清楚。”

“朕今日既然答应重开经验,那么就趁着群臣皆在之时,将经筵固定化和制度化。”

“王卿,你就说一说经筵该以如何礼仪。”

朱祁钰的目光,是望向王一宁的。

之所以越过礼部尚书的胡潆,找到礼部侍郎的王一宁,朱祁钰这是在释放政治信号。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臣以为,经筵既然是为帝王讲学之用,其富有仪式感的程序自然也是必不可少。”

“经筵既可以让君臣明智,亦可以显示儒学正宗,还可以兴天下教化。”

“经筵之礼,不能不重!”

王一宁款款而谈,颇为意气风发。

“臣以为,经筵当日,六部尚书、左右御史、内阁大学士以及五品之上的官员都要参加。”

“既然如此,则经筵当在大朝会举行之日。”

“朝会之后,当由陛下率领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率先到达会场。”

“为显示陛下兴教化、尊圣人之心,将军们是不允许穿上战甲,而是要穿着袍服。”

“但为了保护陛下安全,将军们还是可以携带武器的。”

王一宁深知,作为大明帝国的高级将领,武将们不能不学无术,当知礼仪廉耻,当文武双全,当能将兵家着作了然于胸。

要是这些武将之首都不能识文断字,那他们便是德不配位。

“经筵之所,定在文华殿。”

“陛下面南而坐,然后由内侍传唤百官而入。”

“百官入内,行君臣之礼。”

“礼成之后,鸿胪寺的官员把书案放在御座前,专供皇帝圣鉴。”

“而值讲者的书案,则在皇帝的数步之外,其他的官员分别站立在书案的左右。”

“讲官与展书官,分别出列在书案的左右。讲官演讲,展书官就出列翻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
贞观合伙人
贞观合伙人
一个普通的躺平中年李丰,车祸之后发现回到了贞观年间。本想继续过着躺平生活的他,却意外的当了那只改变历史的蝴蝶。一代明君李世民和这个现代人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李丰田:“如果是因为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那么我就要为这段历史负责!”李世民:“如果不知便罢,现在既然已经知晓未来,那么朕就要做一些九死而无悔之事!请先生出山助我!”君臣二人会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何方?(无系统无外挂,一个普通人如何撬动历史的车轮呢
种蘑菇的兔叽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男人靠征服天下来征服女人,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天下。谁说女人就不能做皇帝?!大唐李治能把武则天宠成天后,最后自己上位做了皇帝...那他直接就把蔡琰送上皇位,他要开历史先河,他要历史永远记住蔡琰是第一女帝...而他只做女帝背后的男人。再说当皇帝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过一把瘾就行了,剩下的给女人搭建一个平台,让她在那千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然后他就开始躺平,没事的时候带带儿子女儿
大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