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第78章 发配凤阳,和建文后裔为伴

第78章 发配凤阳,和建文后裔为伴

“对于不听号令,扰乱军心的害群之马,朕亦绝不姑息!”

朱祁钰的话,坚如磐石。

“朕少时读书,看到李唐轰然倒塌,常引以为恨。”

“然而近日细想之下,才觉得朱温篡唐,也非是偶然。”

“朱温一时枭雄,他之所以能够取代李唐江山,靠的就是治军从严。”

“朱温以“跋队斩”,才让他开创中原霸业。”

“朱温之所以能够篡夺李唐江山,就是靠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于取得战功之辈,朱温从来都是不吝啬重赏。”

“因此,朱温军中人人都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将校们为了给自己谋取荣华富贵,时常身先士卒的带队冲锋。”

“鉴于军官的高阵亡率,朱温也是制定了应对的策略。”

“凡是军中的队长、偏将之类的将校,如果不幸阵亡,那么下面的士兵,一级级算下去,都得跟着陪葬。”

“将校手下的士兵,为了保护上级,为了不因为上级阵亡而连累被砍,只能更加悍不畏死。”

“朱温以军法严苛,换来的是军队战力强悍。”

朱祁钰侃侃而谈。

“三位卿家都是饱学之士,不知朕之领悟,可有不妥之处?”

朱祁钰问起王直、于谦三人。

“微臣以为,朱温乱臣贼子,不值得陛下研究!”

王直率先开口。

作为传统文人,王直向来视朱温为祸国殃民。

“臣以为,朱温确实有些本事。”

“当日大军在出城作战之前,臣与陛下商议,得出“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的军规。”

“如此军规,和朱温“跋队斩”实为异曲同工。”

于谦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朕不齿朱温篡唐,但却佩服其治军之能。”

“朱温尚且知道治军从严,朕定不会坐视我大明军纪败坏。”

“金英和刘聚狼狈为奸,若不严惩,则军中阿谀奉承、攀附送礼之风就会肆无忌惮。”

“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用再劝!”

说了大半天,朱祁钰回归了主题。

“来人,把金英和兴安押入锦衣卫昭狱!”

朱祁钰本来还想过段时间,再收拾这两个三心二意的老太监。

只不过如今有了借口,朱祁钰刚好可以趁机排除异己。

金英和兴安,一直都不是朱祁钰的心腹,他们两个都是两面下注。

历史上就是兴安透露朱祁钰病重,然后石亨等人才发动了夺门之变。

“陛下,饶命啊!”

听到锦衣卫的昭狱,金英吓得腿都软了。

进了昭狱,九死一生。

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

“内官之中虽有数十人犯下大错,不过大多数还是听从军中号令的。”

“后来内官们更是知耻而后勇,舍生忘死的和瓦剌人搏杀。”

“臣以为,报效内官们已经将功补过。”

金英苦苦哀求。

“将功补过?”

“武兴战死,皆是因为报效内官们乱了自家阵脚!”

“要不是你们授意,报效内官们会目无军纪,会贪功冒进?”

朱祁钰一直想把皇城大内彻底掌握在手里,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是不肯放弃。

“陛下,臣以为金英、兴安都曾经有功于国。”

“这一次之过,不足以死罪论处。”

王直想了想,还是决定站出来。

王直心里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朱祁钰早就已经准备要对金英和兴安动手了,要不然,东厂番子也不可能在廷议的时候就能拿出罪证。

只不过鉴于金英和兴安都有帮助朱祁钰登基称帝,所以王直才劝说朱祁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左手握把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