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第27章 孙太后召襄王入京

“太后有什么事,不能告诉我们?”

作为百官之首的王直,也是被孙太后这样鬼鬼祟祟的行为,给弄得不满。

因为朱祁镇年幼,所以之前一直都是三杨主政,朝政大权也都是文官集团在操持。

王直虽然不爱冒头,可在如今内阁暗弱的情况下,他这个吏部尚书就是文官集团的代言人。

作为文官集团第一人,王直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

“此事,恐怕不简单!”

于谦也是看了看慈宁宫的方向。

孙太后、襄王朱瞻墡、懿旨、襄王金符。

这四个关键词连在一起,也让人精一样的大臣们,都是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襄王朱瞻墡,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两人都是张太后所出。

朱瞻墡还是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的亲叔叔,更是孙太后的小叔子。

而且襄王朱瞻墡素来就有贤名。

当年宣宗朱瞻基驾崩的时候,还是皇子的朱祁镇年幼,太皇太后张氏本来动过兄终弟及的念头。

只不过后来为了大局考虑,张太后还是坚定的拥立朱祁镇坐上了皇位。

在现在这样的时间点,孙太后下诏书给襄王,颇为显得不寻常。

一时之间,所有的大臣都提起了精神,他们都在想孙太后是想干什么。

“本朝亲王金符,是用来召藩王入京的。”

“太祖有言,若是国有奸臣,藩王可起勤王之师,以清君侧。”

尚书胡濙,掌管礼部多年,熟悉各种礼仪和官制。

“想当年太宗文皇帝之时,便是打着诛杀奸臣黄子澄、齐泰之流的口号,进而问鼎天下。”

胡濙这一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划过了天空,响彻在众人心中。

“襄王在诸藩王中年龄较长,又和先帝同父同母,且有贤名,还有过两次监国。”

“若是他进了京师,只怕让本已经稳定下来的局势,再一次风起云涌。”

胡濙这是在提醒重臣们。

“襄王就藩二十多年了,朝廷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只听过他的名字,没有见过他本人。”

“这样一个藩王突然入京,军民必定猜疑,对于稳定军心没什么好处。”

于谦如今统领京师防务,他是从军队的立场来分析事情的利弊。

“微臣斗胆一猜,太后是不是也和想太皇太后当年的心思一样,想要拥立襄王?”

“襄王远离京师多年,若是他继承大明皇位,必然需要太后鼎力支持。”

“反正太子已立,襄王无权无势,又加上太后掌握大权,最后只能将皇位传给太子。”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循,直接痛陈问题的关键所在。

孙太后选择襄王,就是看他势单力孤,这样孙太后就可以在后面把握权柄。

因为京师最近有一种议论,说太子年幼无法理政,为了彻底杜绝瓦剌以朱祁镇作用人质要挟,不如另立一个成年皇族男子当皇帝。

一来可以避免主少国疑,二来可以彻底断了瓦剌的痴心妄想。

“她想学当年的太皇太后?她怕是没那个手腕!”

“从来只有父死子承、兄终弟及,那里有侄儿传给叔叔的?”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自然是要维护纲常的。

“就算是要另立新君,也还是先帝后裔,而不是襄王!”

“先帝血脉尤在,启能容旁支小宗来继承大统!”

胡濙豁然站了起来。

“我等附议!”

一众重臣,都是纷纷支持。

有明一朝,士林都是信奉程朱理学。

纲常人伦,已经深深烙进了文人们的骨子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
大唐最苟皇子
大唐最苟皇子
一觉醒来,成为李世民最不受宠的皇子。面对这上可杀兄囚父的皇帝,下可全是心眼子的大臣,李明只敢唯唯诺诺在苟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重拳出击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残风徐徐
我在古代搞发明
我在古代搞发明
穿越到古代,成为寒门赘婿,没有豪横权势,也没有万贯家财,有的只有一个漂亮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小姨子。且看他如何凭借智慧,让寒门崛起,问鼎天下。
风云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