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第21章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虽有万死,亦不辞!”

作为朱祁钰新进嫡系的项忠,也出来表忠心。

只不过项忠的表现太过用力,反而显得刻意。

陈循和高谷,一个新进户部尚书,一个新进工部尚书,一个内阁首辅,一个内阁次辅。

他们两人对视一眼后,都露出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不以为然。

只不过陈循和高谷,看破不说破。

群臣中年岁、资历最长的礼部尚书胡濙,年迈之下已经是老眼昏花,他佯装闭目养神,也是不愿吐出一个字来。

其余诸如朱骥、吴宁等人,因为官职不高,自然不敢接话,免得被重臣说不懂规矩。

“想太祖、太宗之时,我大明不乏勇士,敌寇也是闻风丧胆。”

“虽然此番土木堡损兵折将,可我南方还有百万大军。”

“瓦剌若是真敢来,必定让他们十万来,五万归!”

唯有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王直,也是被几个后辈的热血所感动。

“朝野上下同仇敌忾,京师内外万众一心。”

“我大明如此士气高昂,何愁不能战而胜之?”

身为巡抚北直隶的老臣周忱,也是毫不掩饰他心中激动。

“于谦忠勇可嘉,殿下一腔热血。”

“有你们统帅将士,必定旗开得胜!”

“老夫虽然风烛残年,亦被感染,愿以这七尺之躯,报我大明养士百年之恩!”

周忱起身,向着朱祁钰一拜,向着于谦一揖。

老臣周忱,永乐二年的进士,和王直是同年。

只不过这些年来,周忱在南方为官,到北方主政不过才一年时间。

虽然多年远离京师官场,然而周忱干练之才名,却是在遍野多有称赞。

“于尚书,你可知孤刚才为什么不让你提及征召南方勤王之师北上吗?”

“孤是就是在等周巡抚!”

朱祁钰微笑着,望向了周忱。

“周卿有过巡视大运河的过往,对于粮草征调轻车熟路。”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要调南军北上,少不了周卿出谋划策!”

朱祁钰突然起身,对着周忱一拜。

“殿下,使不得!”

朱祁钰可是亲王监国,周忱怎么敢让朱祁钰拜自己?

“这一拜,乃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乃是为了北地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不被瓦剌铁蹄践踏。”

“周卿,你当受之!”

朱祁钰神色肃穆。

因为历史上的周忱,就是大明朝的钱粮管家。

“周卿总督江南税粮期间,整顿田赋,与苏州知府况钟一同进行经济改革,调整了官田税率,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你独创“平米法”、“济农仓”,平均农民赋役,赈济贫苦百姓。”

“正统初年,周卿受命巡视淮安、扬州盐务,成就显着,使得盐课饶足,而民不加负。”

“如此国之干臣,孤如何能不拜?”

朱祁钰反问了一句。

“太宗之所以能够五伐蒙古,便是有你周卿的一份功劳!”

“孤命你担任户部尚书,和陈循同掌户部。”

“切不可以老迈为由,而误国家大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左手握把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