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清北名校没有兴趣

第一百零二章 负物质

想要提取负物质粒子,必须利用到零点能反应堆中的卡西米尔效应。反应堆中的金属板之间,会不断的出现正物质和负物质互相湮灭,从而产生能量。

这就是量子涨落,这就是零点能。

而零点能反应堆正是基于这个效应,才能完成发电。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赶在”正物质和负物质互相湮灭前,将正物质和负物质分隔开,利用二维超固体制造的真空泵,抽取和储存金属板内部的负物质!

整个制备负物质的过程需要耗费的能量堪称恐怖,来再多的核聚变反应堆也不够塞牙缝的!

其中的风险也无比巨大——只要负物质和正物质发生一点接触,两者就会互相湮灭,造成恐怖至极的灾难。

这也是为何那么多科幻作品中,曲率引擎不但是超光速航行的心脏,也可以作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自爆”神器。

“嗯……负物质的提取和储存,这科技看着挺唬人,但在拥有零点能反应堆和二维超固体的情况下,我们完成对负物质的提取也是迟早的事情吧?”阮志宁看着系统给出的科技,眉头一锁,“系统你是不是不太行了?”

在零点能反应堆实现的同时,负物质的提取就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此次的奖励,最多能看作是技术的进步,不能看作是革命性的发现。

“大的可能在第三条科技树……”阮志宁这么安慰了一下自己,把系统面板关闭,等待着下一个任务的颁布。

【系统开启修复程序。任务1:实现完整的量子通讯阵列,任务2:成功研发出超光速航行技术。完成可修复进度10%,并获得第十阶段修复奖励。】

“果然!”阮志宁拳头一握!

不久之后,人类的文明就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太阳系之中了!

人类可以亲眼去看一看,那些远在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几万光年之外的景色,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验证许多曾经只能用纸笔推算出的猜测!

人类不用再可怜兮兮的用望远镜观测那些经历无数年才传递过来的信息,不用再对着那一张张只有光点的照片绞尽脑汁做各种分析。

就在阮志宁沉浸在未来的美好蓝图中时,一个声音忽然打断了他的幻想。

陈青青一拍阮志宁的肩膀:“你从刚才开始就一直自言自语什么呢?我们已经着陆了。”

小风贼兮兮的用所有人都听得见的语气说道:“爹肯定又想到什么怪点子,从我刚才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他的情绪经历了激动,失望,期待以及幻想四个阶段……”

“伱爹我正在琢磨一个比较有前途的项目。”阮志宁嘿嘿一笑,跟着家人走出机舱,“如果该项目成功,或许能造成一点不亚于可控核聚变研发成功时的小震撼。”

虽说远超核聚变的零点能反应堆已经研发成功,但此时毕竟仍属于机密,流传不广,并未造成多大的社会轰动。

成功研发可控核聚变,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赋予了浓厚的历史意义,纵然阮志宁后面研发出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厉害,可影响力却始终不及两年前那场讲座。

但超光速航行……哪怕是初中的孩子,也都知道其重要性。

小风脑子一转,小脑袋拧过来,这次她的声音非常非常低,低的只有对话的两人能听到:“爹,你不会偷偷摸摸把曲率引擎整出来了吧?”

“你怎么知道?!”阮志宁大吃一惊,觉得这孩子的智能程度已经高到有些匪夷所思。

小风更是大吃一惊:“你真的弄出来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这部诗集,是诗人毛江凡20多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回望与阶段性总结;是对这个日新月异、辽阔壮丽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抒写;是对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真诚歌咏;是对黎民苍生、世道人心的命运记叙与心灵观照;是对生命、人生、自然万象、世界万物的相对性思考与自省式表达。这部诗集经精心遴选,共选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120多首诗歌。整部诗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尘世帖”,第二辑为“四时书”,第三辑为“万物
毛江凡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来到雪鹰领主的世界,成为东伯雪鹰的舅舅墨阳琛,学习法术,领悟真意,突破神明,天赋绝顶,顺风顺水。唯一的麻烦就是要时刻担心未来的大腿会不会消失?“雪鹰实力提升有点慢啊!我还得帮帮他。”《莽荒纪》《星辰变》《飞剑问道》《盘龙》《吞噬星空》…………一个舅舅帮助外甥利人利己的伟大胸怀……
梦光华影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曾经都经历过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的美好故事。
从前有个故事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