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析引力开始

第九十三章 神代历险记

再往前走了许久,

耳边听到女人的声音:

“我决定用化学物质腺苷鸟嘌呤、包密定、胸前密定这些核苷酸或碱酸的代表组成DNA分子……毕竟脱氧核糖核酸的编码是经由语言来表示的,我打算用a、g、c、t这些字母,排列形成指令,用于执行人类身体的各种功能,

我写的这段代码包含了构成有机体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人的特征与性格,发生的任何化学反应,每个数量和特征都会受到这个代码的控制,

那是极其复杂的指令级,与计算机程序只使用两个字母的0和1不同,是写在细胞核中的软件程序,有30亿个字母的长度,且副本会存在于每个细胞里……这是密码本。”

………

还见到了身体超过9尺,苍生大肩,类似于究极生物的存在,

纬书的帝鸿氏母亲是“母地只之女附宝”,而他的父亲也是天帝中的“黄帝含枢纽”,二者本身为神的分裂化。对方开着战车、手持斧钺的战神,击打钧天之鼓,屠杀四方上帝的景象。

………

实在是太恐怖了,

李牧尘所见的没几个是高位之下,气机深不可测,自己估计连当食材也不够资格……也不知道现世怎么样了,隐约听到系统发出提示,有人登录上他的身躯。

尘世与“上天”居所之间,

总共分有三十三重天,

分别都相当于是大型服务器。最顶层的乃是大罗天,《元始经》《云岌七签》等言其是最高最上最广之天,无有更上者。

九天的说法最古老,为高远无穷尽之意。是“那位”所创立的版本。

而每位有思维能力的人,相当于客户终端。也即是每个大脑,都是小型处理器,可以接收,处理,并通过各种途径再传达出信息。

从虚空的角度来讲,感应能力就是信息接收器,而分辨虚空信息真假的能力则是自身系统的防火墙。

防火墙弱的,自然容易被入侵,防火墙坚固的,心性相对稳定,不容易被影响。求神拜佛,相当于给某个服务器上传自己的信息,但究竟自己是跟哪个服务器建立的连接,人并不能明确知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信息指令。

人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实际也是信息的录入,处理和储存过程,也是防火墙建立的过程。

在防火墙坚固的情况下,客户端能够正常运行,传输处理正确的信息。

在欺诈师手段下,旁人会出现类似于死机的情况,虽说人体轻易不会有死机表现,但会接受到各种错误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错误处理,

认识到33组服务器里,所有事物的运转规律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并以此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

很多人讲经传道,所讲出来自己的认识,实际上也是这个服务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那么信息的对错,就取决于其承载的病毒量的多少,错误的信息传达,实际因为这个系统被病毒入侵的程度高。

这样,每个客户端所接收的信息也是伴随着病毒的,其实就是被传染了病毒。然后这个客户端再将此信息传达给别的客户端,导致别的客户端也中毒,深陷在错误信息里,这就是人对人的影响力。

这即是模因,也是Z先生借此复活、重生的原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