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之佐助想要充满美好能量

第三十七章 大蛇丸很焦躁

佐助是他第一个朋友,也是最好的朋友,他更是从佐助身上感受一种亲人甚至大哥的感觉。

想着佐助邀请自己到家里作客,最后互赠礼物成为朋友,经常到他家蹭饭好吃好喝一大堆的场景。

想着佐助一遍遍教自己手里剑,一边说着他笨一边不厌其烦指导的场景。

想着在波之国时候两人睡一个房间天天夜话,他睡着后还老喜欢将腿搭在佐助身上,而佐助一脸生不如死模样却没把自己弄醒的场景……

鸣人难得感伤,但看到小樱无意间露出来的佐助家的钥匙后,一下就感伤不起来了!目光在佐助和小樱之间来回打量,撇了撇嘴。

哼。

……

木叶村。

一处隐秘的洞穴内,这里曾经是大蛇丸秘密的研究基地,在废弃之后在无人照看。

而此刻在这基地内的最深处,多出了几道身影。

“改变计划!按我说的去做!”

大蛇丸声音嘶哑,挥了挥手,他手底下的音忍成员听命离开,前去传讯。

跟在大蛇丸身边的药师兜提醒道:“大蛇丸大人,确定要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吗?这样可就达不成摧毁木叶的效果了。”

大蛇丸冷冷看了一眼药师兜,说道:“不要质疑我的判断,即便计划改变了,我也一样能摧毁木叶,让老头子后悔。”

目送着药师兜也离开后,大蛇丸气急败坏地握紧拳头,他的内心远没有表面那么平静!

说的话也全是谎言!

木叶可以不摧毁!

砂隐村可以全卖了!

但宇智波佐助,他必须,也一定要带走!

他必须弄清楚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那天逃走之后,他就发现了,他的忍术实力已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按照他的估计,甚至忍术实力降到了普通上忍都不如的水平!

而且像是无法恢复的永久性创伤!

以后都只能靠通灵契约与通灵秽土转生之术来装装样子,

这让他如何接受!

忍术的施展是由精神引导和控制查克拉聚集流动,通过结印的方式释放。

且不说查克拉量的上限被腰斩,他的精神力量也已经到了无法调动大量查克拉参与结印的地步。

以前释放忍术就像开闸放水,喷薄而出,种下咒印也不过微弱减缓开闸速度。

可现在,现在体内的水减少了近乎一半不说,还完全不能开闸了!

施展忍术只能瓢泼,差距可想而知。

甚至以现在的精神状态,就连这具生命力旺盛的身体,控制起来也格外吃力。

除了思维还算敏捷,走路的样子,简直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大蛇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躁和恐慌,他的一生都是为了研究强大的禁术,为了研究起死回生乃至永生的秘密!

可现在,他似乎看到那些追求和梦想在离自己远去。

他追求的力量,已经失去,追求的永生似乎也要因为力量的失去而失败!

无法接受!

无法接受!

“宇智波佐助!我一定要带走你!收回我咒印与力量!并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任何人!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的追求!”

地底深处,回荡着大蛇丸堪称癫狂的怒号!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