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炼丹

第19章 洞府(下)

“直梯都是最近十年装上的,都在盆地的南侧,最低能通到公租洞府,大概一百多米。”

中介带着林铭等人沿着楼梯井的扶梯,一层一层往下走。

碰到的都是中介和新生的组合。

按照中介所说,是因为老生还有两天才开学,再过一天才会陆陆续续回来。现在在校的老生,都是接了迎新的任务,提前回来的。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用直梯。”

连续下了走了几分钟,比拉尔感觉自己膝盖有些吃不消。

“乘坐直梯需要抵押20学分,”中介说道,“最近十年,所有学生,每学期得到的平均学分不过9.1个,一般都是大三生才有乘坐直梯的可能。”

“学分还能抵押?还能交易?”林铭问道。

“毕业前,可以交易,而且是学院内的硬通货。如果明面上学分高,会在学院中得到很多便利。但是申请毕业的时候,只会查取本人真实获取的学分,通过交易买到的学分,学院不认……我们到了。”

垂直于楼梯井的一个平台,墙上略高于人的位置,挂着一个木牌。

木牌上写着:“荆棘网络23;17”。

下面放着一个灯箱,林铭看起来,感觉有点像浮屠常见的霓虹灯牌。

灯箱里流动着火焰,火焰汇聚成一个蹲坐着的俊美狮人。它的容貌兼具狮子和人类的特征,戴一顶高帽,微微伸着舌头,双手在耳侧,各自一团模糊不清的花朵。

应该是火系法师和炼器师智慧的结晶。能使用火焰绘制出相对精美的图案,至少让林铭倍感奇妙。

哈鲁看到这个图案,有点不屑地背过身。

“这是贝斯神的图腾,他们美化了一番。贝斯神是家庭的保护者。”中介说道。“我们要看的第一个洞府就在这一层。”

扬娜指着灯箱上面的数字,问道:“17是这个平台的层级?23是什么意思?”

“我忘了解释,”中介一边回答,一边单手画圆,潦草地示意,“我们把宿舍盆地一周圈划分为360度,以宿舍盆地的北极点为0度。0度位置的顺时针方向,度数增加。逆时针方向,度数减少。因此,-45到45之间的楼梯井,都属于北侧。”

“那看来这里还不是很偏。”

“逆时针方向往回走一点点,是一个四百多平的洞府,上学期末刚刚空下来,我赶紧带你们看看。”中介说道。“慢一点,可能就被别人抢了。”

……

过道南侧偶尔有一扇长约两米的窗户,正好能看到绚丽的晚霞。

顶部两侧有隐藏的灯条。人走过的时候,灯条自动发亮,打在墙壁上。

加固过道用的材料将光线反射到过道中央。

光线看起来并不是很稳定,光影流动,令人感觉自己置身于幻象中。

“应该是光明系的法术,制造了一个稳定的光源。”比拉尔紧贴着墙壁,看到了“灯条”。

“发光的原理是什么?”林铭好奇道。

比拉尔一怔,回答道:“原理?”

“好问题。我们能看到这些光影,是因为我们被光明法师放置的微领域所影响。这种影响能够刺激五感之外的感官,捕捉视线内的物体更多的细节,加上微领域的暗示,从而让我们觉得视线内的物体被照亮了。”中介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虽然不是林铭想要的回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法术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这和他对雪崩病毒的理解对应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