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且听剑吟

第21章 心胸狭隘的张莽

“拜见张将军。”

陈词抱拳作揖。

张莽长得高大,不愧为一个军的统领,他起码有九尺左右,浑身腱子肉,比之樊褚也不遑多让,而且身上沟壑万千,都是战场上遗留下来的饱经风霜的伤疤。相较于余雄那略有惨白病态的脸,他更像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驸马爷,使不得,该是我拜你的。”张莽哈哈大笑,也是抱拳回了一句,然后回眸看了一眼余雄,笑骂道:“老余,你不仗义啊,广陵传得沸沸扬扬,你和驸马爷带兵围了东瀛街,还让上杉祁那家伙吃了大鳖,搞得你们三个旗独贪了军饷,弄得我的部下一个个哀怨,你说,该如何补偿我?”

余雄嘿嘿一笑:“大哥,我也不说虚的,今晚驸马爷也在,我们哥几个不醉不归,权当赔礼道歉了。”

“哈哈哈,好,驸马爷,里边请。”

陈词盛情难却,只好抱拳。

张莽注意到陈词身后的樊褚,眉头一跳,直吸凉气,“驸马爷,这位是……这位莫不是太安二十年拔下头筹的武状元,樊教头?”

“哈哈哈,正是。”陈词也想不到樊褚这家伙竟然这么被人熟知。

他原以为武状元的影响力,也就在京城附近,最多传播于中州一带。

但陈词不知道的是,武状元,自太安年间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出了四人,樊褚就是最后一人。第一人,也就是太安五年的武状元,名严冬,冀州人,现在乃是兵部尚书。第二人,太安十年的武状元,名于冉,皖州人,现在的十万宫城禁军大统领;第三人,太安十五年的武状元,名章恬,青州人,现在是北漠军府直隶属总督。

可以说,武状元的含金量极高,不仅仅体现在武艺上,而是军事理念,若不是樊褚性格无法适应政治,再加上皇帝陛下这两年卧病在床,不理朝政,樊褚再不济也是雄踞一方独当一面的总督大将军,那可是被授予大红宝石的封疆大吏。

张莽直吸凉气,感慨道:“驸马爷真乃神人也,怪不得有如此魄力敢硬刚上杉祁,连这等豪杰都愿追随左右。”

陈词轻笑道:“都是父辈的影响力,和我没关系。”

樊褚闻言,虽没说话,只是抿了抿嘴。

一行人进了大帐,便有士兵抬上来烤全羊,酒水若干,以及新鲜的瓜果。

张莽端坐主位,余雄和陈词左右客席,樊褚也被有位次。

虽然陈词答应了公主今日不喝酒,但现在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得不喝了,见到了‘莽’字军的统领,若不回酒,岂不是不给人家面子?

“张将军是刚回来?”陈词注意到张莽没披铠甲,赤着膀子,看起来风尘仆仆,最主要的是他身上还有许多新鲜的伤疤。

“是啊。”张莽给自己倒满酒,然后一饮而尽,用佩刀切割肉块,塞进嘴里,大口咀嚼,“驸马爷不知,我前一个月是去了苏州城,半路上还遭到了莫名的埋伏,现在还没查出来袭击我的是谁,不知是山贼还是草寇。”

“苏州?”

“是啊,苏州,说来话长,我是奉了吴王军令,去检阅东瀛北海道军府递交给苏州军水师舰队的战船。他娘的,说起来老子就气,这些倭人真以为老子们不懂船舶,竟偷工减料,那战舰上的武装弓弩,是什么破烂玩意,那些倭人也鸡贼,被我狠宰了一笔赔偿费。”

陈词闻言,心里咯噔一下。

他早就预料到东瀛人可能会在军械和战舰上做手脚,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这还是被张莽发现的,那么没有发现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