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疯了吧,你管这叫砸场子

第181章 预赛第一场,瞬间就赢了

要是得罪了他,对于自己还有武魂殿并没有好处。

坐在中间的雪夜大帝打圆场道:“二位,还是认真看比赛吧,一切结果,等比赛结束之后就知晓了。”

萨拉斯却是一点面子也不给雪夜大帝,冷哼一声:“不要以为本座不知道,你们看好的,无非就是那支诸神战队。不知道你们听说过一句话没有,遇满则亏!”

宁风致和雪夜大帝对望一眼,对于萨拉斯说的话,并没有回应。

他们就是看好诸神战队又怎么样?

这支队伍比论如何都不会成为武魂殿的走狗!

别忘了,他们七宝琉璃宗的大小姐,还有天斗帝国的太子殿下,都在那里呢!

坐在第二排的雪星亲王却是显得非常得意。

“这场比赛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我们天斗皇家学院的学员才是真正的精英,最后的冠军一定是我们的。”

“……”

“……”

雪星亲王的话自然是没人去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的趋势往哪边倒。

当然了,天斗皇家学院是由他主管的。

要是能取得好成绩,他脸上自然是有光的。

所以,他盲目自信也是有道理。

然而,雪星亲王是自信了。

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预选赛第一轮,第一场,正式开始!”

在裁判的示意下,这场宣告着本届全大陆高级魂师学院精英大赛的一第一场预选赛正式开始。

和斗魂有些类似,大赛有一分钟给双方开启武魂的时间。

“大家,开武魂!”

场上所有人都好奇的瞪大了眼睛。

他们最主要的,是想要知道诸神战队的队长的武魂会是什么。

大概就是,江湖有他的传说,但是却没有见过这个传说。

只不过,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

因为双方武魂才开启没多久,比赛就已经结束了。

“……”

场上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能发出声音。

“竟然……就结束了?”

这还一分钟都没到吧?

对手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输了比赛。

不要说场上的观众了。

就连天斗皇家学院的参赛选手,都是蒙的。

尼玛!

开挂也不是这么开的吧?

被派上场的天斗皇家学院的学员们此时东倒西歪的倒在赛场上,生死不明。

“投诉!裁判,我要投诉!这场比赛根本就是不公平的。他们违反了比赛的规则。我要求判他们负!”

“对!要投诉,而且,他们还把学员们都杀了,比赛明明有规定,是不可以杀人的。投诉!投诉!”

反应过来之后的天斗皇家学院的带队老师疯了一样冲向裁判席,强烈要求裁判对这场比赛进行重新判决!

观众席的上众人也逐渐醒悟过来了。

“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好像……比赛结束了。”

“我的天呐!他们是魔鬼吗?我还什么都没看到,比赛就结束了?”

裁判自己也是愣住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