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游戏,别浪!我们是怪兽

第三十五章 动手

“诺里亚的传说?”闻言杰斯有些好奇。

“这个传说源自于这里的土着阿尔岗族流传的一个古老传说,相传曾经有一条名为海拉的巨蛇居住在这里。”

“而这条海蛇异常的凶悍,它会袭击过往的船只,也是因为这条海蛇的原因阿尔岗的祖先没法下海捕鱼,眼看着族人们因为没有食物即将被活活饿死,阿尔岗部落中的一名勇士站了出来。”

而就当埃里克的话还未说完杰斯就插嘴道:“那名勇士和哪条巨蛇大战最后取得了胜利,后面的剧情是不是这样的,埃里克前辈。”

说着杰斯伸了一个懒腰,“这些年跟着远洋号跑了这么多国家了我发现很多国家的神话故事最后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差不多,最后都是勇者战胜了怪物。”

“嘿,你小子.....”说着埃里克话锋一转然后说道:“虽然大部分神话故事都是这个结局,但是这个神话故事你小子还真猜错了。”

“这个神话故事的最后是勇者和海拉打成了平手,而巨蛇海拉见自己奈何不了勇者所以和勇者达成了协议,阿尔岗的人每年需要像巨蛇贡献大量的金银珠宝,而巨蛇则是会保佑他们每次下海都能有收获。”

听到这里杰斯看着眼前的埃里克一脸的不信,“前辈你这故事的结尾应该是现编的吧,蛇拿金银珠宝有什么用?”

“你哪怕编一个每年像巨献贡献大量的牛羊都要靠谱一点。”

听到这里埃里克就不乐意了,“你小子瞎说什么,这可不是我瞎编的,阿尔岗族人的神话里真是这样的。”

“不信等明天货轮在阿尔港停留的时候你可以去问问,那里生活着不少阿尔岗族的人,到时候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的是假的了。”

听到这里杰斯摆了摆手,“饶了我吧,我可不想在和阿尔岗族的人有任何交集,那帮人就是一群不可理喻的家伙。”

听到这里埃里克也不由得哈哈哈大笑起来,“你小子还在因为上次在阿尔港的事情耿耿于怀呢。”

对此杰斯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那帮人实在太野蛮了,那一次....”说道这里杰斯的话突然停住了,紧接着的他露出了一脸惊恐的表情看着不远处的甲板上。

“海....海.....”

而看到他的这幅见鬼的表情埃里克也有些奇怪,“海什么海?我说你小子突然怎么了?”说着埃里克毫不在意的朝着远处那个方向看去。

“海拉!”当他看到林荫这条突然出现在甲板上的巨大蟒蛇的时候这个名字他脱口而出。

“法克!快走!”说着他本能的想让杰斯快点离开这里。

其实按理来说一条蛇对于他来说也并没有那么可怕,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谁还没见过蟒蛇。

不过好巧不巧的是两人刚才正在聊这相关的话题,所以对于突然出现的林荫他们本能的将他当成了神话中的巨蛇海拉。

当然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不会太久,毕竟当他们意识到神话和现实是不同了之后他们还是会把这条巨蛇当做是一条普通的蛇。

到时候要嘛开枪将其消灭要嘛把它抓起来。

不过很可惜两人注定没法经历这个转变的过程了,因为此时这条蟒蛇用它强有力的尾巴就像打排球一样,轻松的将几十吨的集装箱给拍飞出去。

而这集装箱飞出去的目标正是这艘船的驾驶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