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轻歌

第182章 风中的百合花

第184章 182,风中的百合花

听着白若曦内心深处的痛苦,江一琳忽然觉得感同身受。

她也是家中的独子,自幼也是不被当成女孩子一样娇生惯养。

有时候她也觉得,如果自己是个男孩,那该有多好。

江爸爸也曾经偷偷的和江妈妈因为这事叹息。

而对于白若曦来说,在家庭的思维和巨大的财富面前,似乎她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属性和想法,变成了一个被人安排好的木偶。

不过是读书、学习、长大、嫁人,仅此而已。

好像是一个固定程序,没有任何的选择权。

她之所以生出这种对另一半的主动和叛逆,或许就是为了证明她不是一个木偶。

就算是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帝,也不敢说什么为所欲为。

想到这些,江一琳倒是有些心疼白若曦。

两个人躺在炕上,低声的聊着内心里的秘密。

也许这就算是不打不相识、不聊不相交吧!

梁小玉从沉沉的睡梦中醒来,紧紧的闭着双眼:

“都几点了?你们俩怎么还在聊啊?哪里有那么多的屁话!”

然后又转身睡去。

白若曦看着一旁的江一琳,宛如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妹,又好像是抓到了一颗善解人意的稻草。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直到天色微微有些发亮,才沉沉睡去。

白若曦需要理解,也需要支援。

也许,她强硬的外表下,隐藏的脆弱实在需要保护。

……

第二天,睡到了天色大亮,三个女人才起床梳妆打扮,吃完了早餐返回市区。

这个夜晚,江一琳和白若曦建立了难得的友情。

每个人都需要拯救,每个人都需要天使。

曹梦醒从庆和市返回金城市,来见江一琳和梁小玉的时候,白若曦也在场。

“你们……都熟悉了?这倒是让我省了不少事情。”

看着三个女人都笑颜如花,曹梦醒也跟着感到开心。

但是在吃饭的时候,白若曦的一句话,让曹梦醒差点惊的炸裂开来。

“我和江一琳很谈得来,刚好我现在缺少一个秘书,我决定请她过来,而且她也同意了,怎么样?现在她可以赚钱养你了吧?”

白若曦笑了笑,顺便还搂住了江一琳的肩膀。

!!!

!!!

如果当初白若石没有和曹梦醒说过白若曦的底细,那么他是不会感到如此惊诧的。

但是看着白若曦的举动,以及她说的话,曹梦醒惊呆了。

莫非?

她这是要把江一琳占为己有?

莫非?

自己的江一琳,要被抢走了?

……

……

这……

曹梦醒疑惑的望向江一琳,眼神里都是求证的渴望;

江一琳也与他对望,眼神里带着对答案的追寻。

“不行!马上元旦了!我这里的事情非常多,我需要江一琳过来帮我,你再找一个合适的人吧!”

曹梦醒坚定的回绝了白若曦的要求。

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

“这是江一琳自己的事,我觉得你没有资格替她做主。”

白若曦耸了耸肩膀。

三个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江一琳的脸上。

“我……我需要考虑考虑……”

!!!

曹梦醒炸了。

考虑考虑,好像就是同意的前奏。

不行!必须要把情况和她挑明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