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轻歌

第118章 爱情总毁在丈母娘(初二拜年,求张票)

又看见眼神像锥子一样的梁小玉,心里紧张极了,生怕被扇两个巴掌,于是紧跟着说了句:表嫂好!

梁小玉的气一下子消去了一半。

人不怎么样,眼神还不错!

这句表嫂叫的,真是让人感觉舒服。

“别瞎说!这是梁姐!”

徐小雅赶紧纠正他。

李大毛一听,脸红到了脖子根,赶忙往徐小雅那边躲了躲。

曹梦醒看了看,他倒不是个虚头巴脑、张扬跋扈的混子,心里倒也有些好感。

李大毛大概1.78米,长着方正的国字脸,因为长期搬卸货和送货的缘故,宽阔的肩膀和粗粗的脖子显得十分的健壮。

四个人坐下来。

曹梦醒问了问他的家境。

李大毛家住农村,父母也是农民,种着三十多亩地,谈不上富足。

“你爱她吗?”

一旁的梁小玉问的相当直接。

李大毛不好意思说这个词,点了点头。

“表哥,我家里条件一般,只要能满足的条件,我都能和我爸妈商量。

我这人从小就笨,除了有点力气,也不会干别的。我就怕我配不上徐小雅,委屈了她。

现在她身体有了情况,都是我的错,你怎么说我都认。”

他把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说出来,没有任何的闪烁其词。

“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配不上怎么怀上了?”

梁小玉不爱听这句话。

曹梦醒拽了拽她,这个老实实在的孩子,经不起你的暴风骤雨。

“小雅,你什么态度?”他问。

“我们俩在一起挺好的,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和我妈说,你也知道,她那个人……”

徐小雅说不出口。

她老妈是个势利眼,现实的很。

李大毛这个人没什么问题,长相身材性格,都过得去;唯独这个家境,大概率入不了李银环的法眼。

曹梦醒知道这种感觉。

当初他追郑秀菊的时候,也是因为这方面原因。

多少个姻缘都毁在了钱、房、车上。

悲催的年轻人……

“这事我知道了,徐小雅,你跟我回家吧!到时候我和二姨说说,大毛先回银城市吧,有什么消息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好不好?”-

曹梦醒提出了人员安排。

李大毛站起来,说了最后的心里话:

“表哥,我是真心想和徐小雅在一起,只要她看得上我,让我干啥都行,我这人嘴笨,不会说啥,你放心,我一辈子不会让她受委屈。”

曹梦醒点点头,徐小雅的性格外向、热情,李大毛老实、实惠,倒是很好的互补。

李大毛返回银城市等消息。

第二天,曹梦醒摘掉了胳膊上挂着的医疗用具,像个没事人一样带着表妹徐小雅返回庆和市。

二姨的意大利炮,也不知道是不是还那么厉害。

要把这口炮给堵住,确实得动点脑子。

各位读者大家好,正月初一起来码字!我都要被自己感动了~

希望大家欢度春节之余,支持一下啦~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