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之尊之太上玄德

第一百一十七章 突破外景

第119章 突破外景

龙台,人皇古道。

夏启在四面八方的压力下以沉重的姿态缓慢行走着,仿佛置身于亘古的人道洪流中,脚踏厚重的大地,头顶浩瀚的星穹,竭尽全力,艰难却坚定地挪动着一步又一步。

玄关无悔,自然得尽量做到自身的极致才行。

当迈出第九步后,夏启的气机终于攀升至顶点,周身泛出近乎外景的气息,下一刻,四周压力仿佛潮水般褪去,他的元神鼓胀,水到渠成地开始一步登天!

夏启眉心缓缓裂开,内里幽深璀璨,周围奇光异色纷飞,呈现出虚幻不定的万界宇宙,绚烂梦幻,显没不穷,无穷无尽的异象直接将方圆百里之地尽数笼罩。

没有任何难度,没有半点阻挠,他的脑海里响起虚幻破碎之声,祖窍彻底打开,玄关踏破,精神化作实质涌出眉心,多时积累,尽显其能!

此时此刻,夏启感应之中的天地除了元气大海,又多了蓬勃的生机,晦暗的死气,灼热的大日真火,璀璨的星辰之力……各种各样的“力量”和“气息”遍布虚空,杂乱中透着有序,似遵循着某些法理自然运转,又似乱糟糟一片,向着更加混乱的局面不可遏制地发展,直至死寂!

精神化桥,蔓延而出,横架天地之间,一头连接内天地,一头导引向外,散发着恒常不灭的气息,仿佛传说中的彼岸金桥,屹立于混乱之上。

轰隆!

恐怖的虚响从莫名高处传来,随后自然伟力汹涌澎湃而至,冲刷着夏启肉身,褪去其中杂质,完成新的蜕变。

轰隆!

一步登天,被天所妒,故天罚降临,人皇古道上空陡然出现乌云汇聚,深沉昏暗,如同深渊,一抹抹青色电光在其中乱窜,互相缠绕,最后化作一道水桶粗细的雷光须臾落下,瞬息而至。

夏启神情无波,不忧不虑,单手抬起,五指赤地白采,葱茏白黑不分,轻轻一掌挥出,就将这道声势浩大的可怖雷罚消弭于无形!

以五德逆转五太,复返天地于无极!

空中的雷云缓缓消散,这时夏启胸膛处的一颗紫色元心发出了猛烈跳动之声,咚咚咚,将正在心头焚烧的无名之火排挤出体外,发散于虚空。

心火之劫!

雷云方散的天空中再升异象,忽然间风声大作,一股股无形金风化作漩涡,不断从夏启顶门处钻入,似要吹散他的元神,兵解他的肉身!

夏启外结手印,内结身印,纹丝不动,任由金风钻入体内,不断撕裂重组着自己的肉身,使得整副躯体强度不断攀升,力量愈发恐怖。

身怀八九,风火不乱!

金风消去,渐渐平息,夏启只觉自身五脏六腑、天生九窍与无穷高处的诸天以及身下的重重大地有了某种莫名联系,周身三百六十五窍穴大放毫光,其内各有所指的异象也与天地间的种种力量初步交汇,呼吸之间,鼓荡自然!

这些异象重重叠叠,最终交汇于夏启背后,凝结出一尊模糊难明的虚幻法相,如佛门四禅之天,似道家大罗诸界,又仿佛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高渺本尊显化!

无极为始,道德为基,清净为终。

其名为,“无上弥罗相”!

就在这尊虚幻法相诞生的那一刻,虚空之中陡然浮现出一股让夏启色变的气息,历劫以来,他第一次有了生死关头的危机感!

可还未等他做出反应,这股气息便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背后虚幻的法相当中,等他试图催动内景调用天地之力抵御时,却愕然发现周身三百六五处窍穴都已紧紧闭合了起来,根本无法打开!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空劫?

夏启心中一动,略微尝试了一下,发现自己除了无法调动外界天地之力、五德之气、菩提慧眼和元心神通外,肉身方面的强度和力量并没有被消去,倒是挺符合道门记载中遇到真空劫后,忽然间神通法力全失的描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