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合作与交易
在与苏清石见面不久后,容士毅被南镇的另一波大商请为座上宾。相比之下,这里就要高雅得多了,灯光入杯盏、香薰绕红木,雕塑画作尽显格调,陪客的四人皆是红光满面充满意气。
几句聊下来,原来大家早就是熟人,中间所隔不过一两人。华东片区是明帝老巢,别的不说,仅商业地产方面就和海联百货有大交集,张总王总犹在身边,各个都是纽带。
容士毅有个习惯,和初次见面的人从不喝酒,郭玺等人虽盛情满满,仍以身体抱恙为借口以茶代酒。
铺铺垫垫做了一通之后,郭玺笑问道:“容总,冒昧一问,您觉得南镇在世博工程中,扮演的是个什么角色呢?”
见容士毅面色迟疑,郭玺又补充道:“南镇毕竟庙太小了,往外一看全是菩萨龙王,容不得人不打鼓,哪怕有点皮毛业务,也让人心里有点底。”
容士毅道:“皮不皮毛我不清楚,根据现在所传出来的消息,合作是可以预期的。郭总不必谦虚,世博的基建自然是各领域择优,南镇既然已经做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担心做了看客吗?”
“不知能否参与到一些重大的单项工程,比如世博洲际?或者一些国家馆的灯饰?”
容士毅笑了笑,“郭总未免有些心急了,这种事当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各位都是南镇业界顶商,一不怕比二不怕争,没什么可多虑的。”
紧接着,围绕着世博工程,人们又各种套起话来。容士毅起初毫无波澜,话也回得很耐心,然而听下来这桩海光打头的生意,似乎是这一场唯一的话题。
容士毅不禁奇也怪哉,苏清石把他请到南镇,却对世博工程只字不提,反倒是这些坐等客来的人,不仅摆到台面还要谈得深入。
正当容士毅神情有凝的时候,忽听纸张响动的声音,回神一望桌子上出现了一张华东的局部大地图,其上用红色标注着一座座城市,粗略看来不少于十座。
“这是什么意思?”
郭玺看破不说破,“容总,我们无意与雷石竞争,雷石吃下的那一份我们绝不染指,只是我们产业园这些人在华东有据点有轴线,私以为可以帮容总趟出更大的局面。”
容士毅心里也在问自己“雷石吃的是哪一块”,俩人同车看过草海,是此来南镇的唯一交集了。他是何等敏锐之人,之于世博工程,苏清石从头到尾连句旁敲侧击也没有。
但转瞬间容士毅便目露光采,“这样的好事,好得让人不敢相信,容某要是不做点什么,实难心安呀!”
郭玺立时笑了出来,“容总说的哪里话,这一场事我们不计回报只求个声名,所以希望容总能在海光那里帮忙疏通疏通,要是能做到三成的业务量,海联后续的开拓,我等责无旁贷!”
这不由让容士毅和草海一行比量起来,苏清石的谋划是我们一起做一桩实诚生意,一同耕耘草海,两相合作打造南镇的新中心。
而眼前所遇无疑更像一场交易,摆在容士毅面前的有指标,还有需要满足的条件,就像年终奖,根据业绩划出档。
以及再一次借了海光之势。
只是此间少了一重领会,容士毅并不想做“海光第二人”,只想做“海联第一人”,如果没有自我创领的思量,他又何必另立门户。
此时再看草海,县镇运营的试验田、特色产业的消费场,相比这一纸地图何尝不更有开拓的分量呢。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地方一旦有了海联,就是商业词汇中那个夸张的“核聚”,不存在经常遇到的分流难题。
“郭总,海联不比海光,这突然铺来的场子还真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容总何必拿海联与海光相比呢,我们都知道的是海联有海光。”
“是啊容总,不管多大的摊子,有海光在后,天南海北谁不得拜一把拳头。”红格子衫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