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灯火

第133章 三喜(2)

第134章 三喜(2)

光源有多种,电光源只是其中之一。

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迄今已产生了几十种电光源,但要说颇有里程意义的是无外乎这样几种。

初代电光源即白炽灯,也就是爱迪生最着名的发明,其意义无需赘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时候,卤钨灯被发明,属充气白炽灯,它的出现奠定了半个世纪照明霸主的地位。

当时间来到临近八十年代的时候,日光灯被发明,发光原理与白炽灯截然不同。日光灯之所以通用节奏缓慢,主要是因为尺寸过大,后来紧凑型的日光灯横空出世,一下子便打开了照明领域的新视野,于是有了一个更为我们所熟悉的名称——节能灯。

在LED照明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节能灯无疑是当下最具优势的灯源。

闵松岳所要与人们分享的,正是一场关于南镇灯源的变革,起初令人不解,只觉得这东西又大又泛,人们也想不到在这个场合说它的意义在哪里。

“雷石将与镇委联合打造光源技术中心,邀请中江大学电光院在南镇成立院士工作站。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依据灯饰种类,开发不同形态的节能灯头,从而用在万家灯火工程。”

一旦使用节能灯头,灯头的适配性将无比关键,所以除却常规的U形、螺旋状、直管,还要有梅花形、佛手形、荷苞形、驼峰状等等。

“经过研讨,灯源的问题关乎长远,所幸的是在这一镇空间里,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把这件事做好。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南镇新领域的奔腾,安置房工程,我们有了更好的答案。”

话到此步,可谓图穷匕见!

有的人再也坐不住了,说不上打击,这简直是颠覆!这意味着万家灯火目前的方案推倒重来,人们做梦也想不到——

怎么会有一天,灯头唱起来主角?!

节能灯头成了前提,灯源成了统纲之线,万家灯火任何向外输出的灯饰,先要寻求与节能灯头的适配,这根本就是自我封锁,荒唐滑稽!

人们更不能理解的是,镇上何以对雷石如此言听计从?这如同把河床倒翻的举动,居然还值得拎到台面一讲?

实际上在此之前的某一场合,苏清石只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说服了镇委。

照明占全球能源消耗的8%、电力消耗的18%,但对GDP的贡献率只有可怜的0.5%,唯一的解法就是节能降耗,过渡与代替不仅势在必行,且已在行动的路上。

万家灯火工程,仅两年后的这批安置房就达到惊人的六百万盏灯,试想一下,在灯饰交付没多久,卤钨灯就要推出历史舞台,届时要如何得解?统一更换灯头看上去最简单,但根本实现不了。

因为灯饰不是套娃,灯头也不是更小的娃,那是一胚而成,换灯头比换灯饰还要复杂。

如果全部更换灯饰,成本工期之类的都不用考量,因为在那之前,南镇这个奋力经营的安置房大招牌,自己就已经把它搞砸了。

光源技术中心只是南镇技术服务平台的一个板块,而这个平台在两年前杨鹏去雷石中心“兴师问罪”的时候,就诞生了最初的设想。临到此时大楼已起、设备已进,技术工程可以即刻上马,节能灯不存在根本性的技术问题,这条路有来有往、知其所落。

在看不见的地方,雷照早已发力,只是今日广示人前,并一下子捅到了业界的盲区。

七年雷照、六亩光源园区、十三位电光源教授、年销上千万灯头,哪怕它就此立住不动,骑上十年赤兔恐也赶不上那等身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