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如鹤唳的薛君山,如一口老烟呛了喉,登时大声痛咳起来,恨不得掩住场上的任何声音。只觉得谁开口都是苏清石,属实吓得不轻。
“薛总!薛总!”
人们一看只能先谈到这里了,总之设想已经提了出来,这件事每个人都需要大把的时间来思量,会议便到此结束了。
许久之后,薛君山才敢抬起头来,场间空无一人,苏清石早已离席而去。
两天之后,薛君山孤身一人来到济王滩。
真要说起来,他才是那个最早走进雷石灯饰厂的人,只不过那时伴着满心蛮荒又蛮荒。
站在灯饰厂前的时候,再次看到这片厂区,令他熟悉又陌生。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苏清石着急忙慌把产品合格证一类的材料拿出来给他看,生怕这位大老板不放心。
此时人非物也非,如今的热区占据了当年的整个大区,当年的多个车间,已被合组为一整个机械设备区。
当下人们都在吵镇上更多用地的事,许多村里的灯饰厂都在绸缪立在那里博取更远大的前景,甚至有很多人在谋划卖掉村里的厂子给后来人,凭借更雄厚的资金走向镇里。
但眼前的一幕幕,让薛君山看到一种“直率的固执”,因为他根本没有离舍之意,反而是用尽心思让这里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任何后续的打算都不会挂上此间分毫。
这片用心耕耘的厂区,将永远是雷石的一部分,这与在镇上有无厂区没有关系。他不会舍弃这里,哪怕这个行业天翻地覆火浪滔天,这处当年的安身立命之所,将是他长久的生存之本!
这般底劲思量,令人钦佩。
厂区内部,有一个自家灯饰的小小陈列馆,薛君山走入其中,看到了雷石当下的所有产品,当这些聚拢在一处的时候,带给薛君山无比强烈的触动。
人与人多年后的再次相逢总会充满惊讶,因为印象都会停留在上一次告别的时候。所以会有人惊叹那个学生时代的“假小子”,如今变成了这等清丽的大美女,那个小时候甩着大鼻涕摔泥巴的家伙,现在衣着华丽言谈侃侃。
仿佛正是这些时刻,才让人意识到时间所带来的改变是如此的清晰。
只是薛君山在灯饰厂的会议室一连等了三天,也没有见到苏清石,他每天早早而来、晚晚而归,除了满肚子茶水在响,得不来一句话。
终于又终于,这天傍晚的时候他听到了招呼声,隔着窗子一望,总算是瞥见了他苦等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