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八十九章 北进运动(二)

赤嵌,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这座城已经有了个雏形,外围的层层城墙还没有完工,不过里外却都可以住人了。

北港汉人遭遇大肚社袭击的消息传到这里时,赤嵌的汉人顿时群情激奋,郑森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毫不犹豫的放出中村这条恶犬,这还不算,召集何斌郭怀一董胄藻他们一起商量对策的时候,分析了各方的情报,郑森觉得这次袭击恐怕不是小打小闹。

他作出的应对很果断。

“北方的土番三番五次袭击我汉人,现在更对北港发起了进攻,我有意征讨大肚社,以立威信,期间所获战利品皆归尔等,战后我亦会另有嘉奖,现在你们回去召集战士,明天在赤嵌集结。”

这是郑森通知赤嵌城内归顺郑氏的熟番村社代表的话,在他与荷兰人达成和平,荷兰人主动退出台湾大岛之后,郑森就凭借手中的郑氏军队以及汉人民兵接收了荷兰人在台南的势力范围。

不过因为郑森大举移民汉人,并对土番的强力手段以及荷兰人撤退之后,郑森并未主动派人接替荷兰人在台湾的其他地方,只是巩固了赤嵌周围,所以北港以北,打狗以南的土番基本都纷纷摆脱了原先被荷兰人束缚管理的局面,重新恢复了独立。

唯有赤嵌周围的目加溜湾社、麻豆社、萧垅社等熟番纳入郑森治下。

至于新港社?

新港溪之战郑森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社六百名壮丁尽数被吊死,其余妇孺不论老幼尽皆坑杀。

这手段其实要比荷兰人当初进入台湾对付土番狠的多,这当然不全是为了报复新港社主动挑起战端攻击汉人,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郑森要杀鸡儆猴,灭掉赤嵌周围诸番社中实力最弱的新港社自然成了上上之选。

这样做的效果很显着,至少在第二天赤嵌城下集结了来自目加溜湾社、麻豆社、萧垅社三社共计一千五百名战士时,郑森知道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只会越来越稳固。

因为,当初荷兰人上岛之后,就是通过对台湾土着拉拢分化,让亲近的土番当狗腿子带路党攻打不愿臣服的土番来拓展势力范围的。

在郑森抵达台湾的时候,荷兰人已经将势力范围北拓至浊水溪,至于台南,已经全部向荷兰人俯首称臣,荷兰士兵和传教士驻扎在每一个土番村社中,除了恒春半岛上的土番凭借地形不时反叛之外,荷兰人已经在台湾建立起了一套稳固的统治体系。

郑森本来没想着将荷兰人留下的地盘全盘接手,他没那么多人手去监管各个村社去讨伐反叛的土番,所以全心投入到了吸引汉人移民优先发展赤嵌的事业上。

只不过就大肚社的情况来看,他不去找土番的麻烦,土番却不会老老实实待着。

“给保罗带句话,告诉他不要再搞小动作了,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土番伪军集结完毕,郑森也挑选出了此次出征的主力。

两百郑氏士兵三百赤嵌民兵,这就足够了。

在码头上宣布北伐征讨袭击北港汉人的大肚社时,赤嵌的汉人争相充当民夫,要为出征军队运送粮食辎重,民心可用郑森也信心满满,在出发前冲留守赤嵌的何斌交代了一句话。

大肚社的人自从普罗民遮城合约过后,就开始了不间断的袭扰北港麻豆汉人村落,之后次数越来越频繁,人数也越来越多,这次入侵北港,根据中村送回的北港汉人自述消息,事态非常严重,甚至在大肚社的军队当中发现了火炮。

这显然不是一个土番王国能够做到的,就算在此之前台湾有过许多海盗倭寇栖身,大肚社侥幸从海盗倭寇手中得到几门火炮,可他们没有匠户没有原料,怎么保证炮弹来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