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八十四章 大胆的想法

“说起来,岭南大会明俨兄的一番言论可谓是震古烁今,发人深省啊!”

“跟明俨兄的提议相比,东林、几社的那群家伙所倡之言,简直空谈甚也!”

“当今天下,如明俨兄这等身居豪权之家,却忧心天下,为百姓社稷奔走之人,少之又少也!”

郑遵谦的吹捧让郑森有些汗颜,他倒没那么远大的志向,只是不想这郑氏偌大基业付之一炬,不想满清铁骑踏遍中原,不想受制于人而已。

可要和组织严密,与明廷征战数十载富有经验的满清抗争,单靠郑氏一己之力是万万不够的,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朋友才是取胜之道。

“履恭兄,你醉了。”

拍拍对方的肩膀,郑森随即叫人进来将他搀走歇息。

没想到郑森话音刚落,就听见郑遵谦高声呼道:“我没醉!”

“我生于官宦人家,自幼衣食不缺,余杭郑氏也是地方豪族,入得私塾交结诸友真可谓意气风发,少年裘马。”

郑森默默听着,他看到了,郑遵谦脸上流下的两行清泪。

“奈何长成壮年,本欲呼朋唤友有一番作为,天地四野无一不拦,处处皆受掣肘,接连碰壁本已万念俱灰,幸得见明俨你。”

“明俨,你可知许都如何?”

许都?

“他,败了吧?”

郑遵谦恨恨抱拳,对着空气狂呼:“那些乡野士绅,地方豪强们只知并吞土地,欺压百姓,岂知这是自掘坟墓!许都,于正月二十八大败金华府城下,我闻讯即手书数,一封给了陈卧子,望他能够保全许都,孙督师既死,北地不复存也,将来北伐收复中原,全赖如许子屿、郑明俨你这等人了,我怎能坐视他死在庸碌之辈手中?”

“履恭兄已尽力而为,无须抱憾了。”

郑森出言安慰,郑遵谦不为所动,怔怔失神地坐在椅子上:“怎能无憾,怎能无憾!”

郑遵谦渐渐无了声息起了鼾声,郑森望着他残存癫狂的面孔久久不能言。

寒冬腊月,在郑鸣骏和郑遵谦北来的船抵达赤嵌过后,又一波寒潮南下。

“大兄,我待回安平了,台湾的事我会与伯父知会的。”

“嗯,记得与尊师石斋先生说明,我端午前后就会归闽。”

郑鸣骏来台湾不过是顺路看看,他的船队还押送着江南的货物呢,所以在赤嵌休整了两天后,就要再度启程了。

郑森留了一些江南的货物在赤嵌,给了些鹿皮蔗糖并将一箱黄金交给了郑鸣骏,让他带回安平。

做完这些之后,郑森才有空来看看二叔郑鸿逵从登州为自己找来的流民。

“真多啊!”

人很多,乌泱泱的一大片,都聚集在新港溪河口两侧,郑森提前有所准备在赤嵌城附近盖了一批简易的木屋,所以尽管人数超标,挤一挤也还是能住下的。

“公子,统计出来了,这北边来的人里一共有一万一千三百六十号人,其中齐地百姓七千五百四十三人,苏杭百姓两千三百五十五人,剩余之人则是余杭郑公子的家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