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三十二章 葡萄牙人的炮

郑森也用粤语回答,说完回头冲郑遵谦无奈一笑。

“这西,这人竟讲的粤语,有趣有趣。”

“壕镜葡人离广州府不过二百里,平日接触多是粤人,自然习的也是粤语。”

郑森解释道,众人随菲利普进入船舱,甲板下的船舱中略显昏暗,还好这会儿是下午,阳光正盛再点上几盏油灯也能看轻。

“唰!”

盖在一门门火炮上的油布被掀开,郑森率先上前。

不错不错!

葡萄牙人的火炮铸造技术很精湛,铜炮就不说了,铁炮也能看出要比佛山的那些工匠好上不少。

不过这也不能怪佛山工匠,他们本就不是专门造枪炮的,原先都是造铁锅铁铲这等寻常用具,至多有时接点私活给人打造几杆火枪。

能在安东尼家人和郑氏老炮匠的指点下用旬月时间将郑森口述的铁模铸炮法实践成功,已经是不错的了。

而且,铁模铸炮法本就是追求速度的技法,那两门五百斤加农炮之所以质量很好,全在于用的材料。

“嘶,还真是!这炮真要比定海的炮好!”

“新炮自然比旧炮鲜亮,不能只看架子,这火炮是好是坏得开了炮才知道。”

“对,确实得开炮验证。”

对于好不容易获得的火炮订单,澳门的葡萄牙人很是重视,尽管对郑氏的家业来说这样的订单显得有些不够看,但对葡萄牙人来说,这已经足以改变澳门葡人日渐衰弱的现状。

所以这第一批火炮的质量很是喜人。

炮也不多,毕竟卜加劳炮厂近些年订单不足,存储的物料也没那么多,这第一批火炮共计有六磅铸铁加农炮十门,十二磅铸铜加农炮五门,铸铜佛郎机子母炮五十门。

此外,还有新式火绳枪三百杆,燧发火枪五十杆,火药以及炮弹等物不计。

这些货物加在一起,葡萄牙人要了郑森四千五百两银子,说是已经给了优惠价。

郑森也不细究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其实那些子母炮他是看不上眼的,威力太小,根本不顶用。

拿来壮壮声势,打一打没什么战术和组织的流贼还凑合,真要上了战场和满清硬碰,这佛郎机小炮说不定连人家的棉甲都打不穿。

除非人堵在炮口上让你轰,不过真到了那个距离,这个时代的炮兵就可以等死了。

之所以买,主要还是想研究葡萄牙人的技术,反正他也不差钱。

“呵呵,那便劳烦船长了。”

新炮送来,自然是要开炮验一验货,郑森吩咐葡萄牙人将船开出港口来到中左所以西海澄以东的海湾内,遣人放下一条小船在远处,随后就看着葡萄牙的炮手调试火炮,装弹试射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