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日不落

第十三章 草庐夜话

“郑森?安平郑森?”

黄道周闻声看去,只见自己的书童正快步走来,紧张兮兮地望着他。

“郑家的人来干嘛?”

“不知道,听说郑飞黄正在漳州剿匪,难道跟先生有什么牵连?”

“郑森,是郑飞黄的儿子吗?听说是个纨绔子弟,他来拜访先生?”

很显然,郑氏的名号在福建乃至东南沿海的地界上都很响亮,只是貌似名声不是多好就是了。

扫了一眼面前因郑森前来而一石激起千层浪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的儒生们,黄道周面露不喜,对书童眼神示意。

“诸生肃静!”

他紧了紧嗓子,沉声道。

正待要再考校诸生时,书童再番步入:“那郑森说自己仰慕先生学问,此番是求学而来,还带来了其师的书信晋江福祥先生的书信。”

说着,书童便将书信奉上,黄道周略有异色,接过书信翻看了起来。

未几,他将书信递回,只是轻飘飘德说了句:“下去吧。”

之后,他俨然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继续刚才的提问,如是,满座儒生再度安静下来,静听黄道周讲学。

日头落下,北山庐前道场儒生相继离去,在山下小道前,他们见到了一伫立不动,面北作揖的华服男子。

“他便是郑森吧?海寇之子也配来拜访先生?”

“唔,圣人言有教无类,郑森此人我知晓一二的,纨绔不假可才学亦有几分。”

“是了,听说他父亲已为其寻了牧斋先生为座师呢,不日就要往南京国子监求学去了,呵呵,好大的才学!”

“哈哈!国子监,哈哈哈!”

一行人嬉笑打趣着从山门走下,对立在山脚的郑森评判颇多,有好有坏,但更多的则是讥讽之意。

郑森当然知道他们笑什么,这些出身闽南官宦世家的子弟,大抵都是瞧不上郑氏的,尽管许多人也和郑氏有来往,和郑芝龙等人在官面上也是互相吹捧兼为朋党。

可私下里,谁会认为郑氏和他们一样?

郑芝龙握有枪杆子和钱袋子,八闽的士绅们都要仰仗郑氏才得生存,但他们又不愿彻底屈居人下,就只有牢牢握住手里的笔杆子了。

当年郑森在泉州府试被时任福建提学参议,主试泉州府试的郭之奇针对,就未尝没有这些人从中作梗的嫌疑。

至于国子监...

国子监这地方自百年前就已经学风不正,沦为权贵世家中纨绔子弟的镀金场地,时至今日则更加不堪。

去国子监读书对寒门士子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可在他们这些人眼中,则是打死也不愿去的地方。

在山门口等了许久,直到来北山听讲的诸生散尽,郑森等得腿脚都麻了,以为黄道周今天不会见他要起身走时,才听到一阵登登的脚步声。

“可是郑公子?”

是书童!

“是!”

“我家先生请你上山。”

好叫我没白等!

郑森隐在昏暗中的脸上笑意横生,幸好曾师临走时给了我一封信,不然以这黄道周的性子,怕是真的不会见我了。

一路上山,已是太阳落山四下黑暗,郑森在草庐里见到了那被誉为“一代完人”的黄道周。

他有个圆润却带些悲苦的面孔,头上紧紧裹着一顶幅巾,身着黑色深衣,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草庐里也是简朴至极,除一床一桌一火坑之外,唯有几个大木箱子,以桌子上的书做线索,不难猜出里面装的应该都是黄道周收藏的书籍了。

“曾福祥写信让你见我?”

“是学生仰慕先生清名,所以前来拜访,信则是曾师怕先生将我拒之门外,特意交付的。”

郑森拱手应答,方才这一会儿,他已经对黄道周有了些了解,结合自己之前对他的认知,这人的大致性格能够猜到。

所以,此刻说起话来也是胸有成竹,丝毫不见紧张。

“白天说为我才学而来,现在又说为我名声而来,口是心非,你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
红楼医梦
红楼医梦
实习军医李享意外穿越红楼世界,时值三月春暖,举国迷梦,殊不知凛冬将至,大厦将倾。风云际会,人来人往,李享既要救人,还要救国……
牛头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