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吃到两点。
吃过饭,耿直在兴茂福码头补了一些货。
带着四个工人来到源兴成码头。
中午只有一条小渔船靠,耿直转了一圈,上了一些黄花、贝类和螃蟹。
当他走到档口尽头,要往回走的时候,一处正在收拾档口中走出一人。
“大直子,下午也来上货?”
耿直循声看去,出来的人是孙大勇。
“勇哥,档口租好了?”耿直笑问。
孙大勇“嗯”了一声,“没有好地方,在这将就了。”
“还有多久能开业?”耿直问。
孙大勇掰了掰手指头,“一个星期就能置备起,下星期开业。”
“等你开业,一定来捧场。”耿直笑了笑。
孙大勇拱了拱手,“那太好了,码头上的收鱼佬说,耿家卖鱼档上谁家进货,谁家买卖就好,等着跟你借借光呢。”
……
离开源兴成码头,耿直并没有去鱼市口,而是回到了兴茂福档口。
兴茂福档口这边不像鱼市口那么闹,在海参专卖这屋,也没有鱼腥味。
坐在里面,能静下心,看一看养殖海参的书。
耿直看来,卖鱼档要想精品化,就要品牌化。想要品牌化,就要有适合品牌推广的产品。
选来选去,海参是最适合的。
目前海参销售,是按照普通海鲜销售方式操作,同质化竞争,附加值很低,利润也很低。
改变,一定要改变。
正想着,档口进来三人。坐在柜台后面的耿直抬头一看,走在最前面的他认识。
连忙站了起来,“于总,哪阵风把你吹过来了?”
进来的,是永惠兴老板小四川,耿直在他码头鉴过鱼,一起吃过饭,有过交情。
“大直子,开新档口了也不知会一声,是不是觉得我的庙太小啊……”小四川笑道。
“于总,你这是埋汰我了。你永惠兴码头家大业大,我这小庙算什么啊。”耿直自嘲道。
“不一样,不一样。耿家卖鱼档庙是不大,可兴茂福的庙可大啊。背靠大树好乘凉啊。”小四川摇头摆脑道。
“于总,我有新到的明前龙井,要不,咱们里屋聊?”耿直清楚,小四川来这,一定是有什么事,在外面有服务员不好开口,就让他进到里屋。
“大直子,明前龙井可是好东西,我去尝尝。”
回身跟他一起进来的人说,“你们去外面呆着。”
说完,跟着耿直一起进到了里屋。
为了接待私密些的客户,耿直在海参专卖这屋隔出一个小屋,用来做会客室。
一张茶几,茶几两边各摆一个沙发。
耿直和小四川对坐在茶几两侧,耿直拿出两个玻璃杯,每个玻璃杯里放上几片龙井茶。
倒进开水,瞬间香气四溢。
耿直将其中一杯递给小四川,“于总,您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