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从鬼灭归来的路明非

第54章 龙 | 曼斯

船舱里,塞尔玛和抱着婴儿的女人死死盯着监测仪,上面有绿点频繁闪烁,屏幕两端是动态显示的数据,代表海洋深度……那个绿点是曼斯的生命信号。

“愿一切顺利。”塞尔玛作祈祷状。

婴儿突然不哭了,只是睁着水灵的大眼睛看向显示器,眼角涌出无声的泪水。

深海里,巨大的阴影贴着海崖游走,像巨蛇穿行在茂密的深海岩洞中。

亚纪拉着叶胜的手疯狂上游……叶胜体力已经耗尽了,是亚纪硬生生将他从下面拉上来的。

“松手……”叶胜声音嘶哑,“这里离海面还有几千米,带上我的氧气罐,足够你上去了。”

他连使用言灵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们无法联络舰队,没人知道他们方位的情况下无法得到救援。

亚纪用力的摇头,两只手拉着叶胜,双腿用力扑腾。

背上背的东西太重了,一个像是瓶子般的物体,另一个是木匣子,这是他们在龙王寝宫里找到唯二的东西。

“亚纪……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我需要你活下去,就像在打麻将那时一样……”叶胜轻声说,“听我说亚纪,我爱你,如果我们都死了,这份爱就真正的消失,所以你要活下去,代替我。”

亚纪用力摇头,眼泪从好看的脸上滑落,他们的面罩贴合,隔着两层防水玻璃对视。

“你考试成绩好,脑子转的也比我快,你总是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不是吗?”叶胜说话时吐出的雾气让面罩变得朦胧,“人一辈子会死三次,一次是生物上的死亡,一次是参加葬礼,社会上的死亡……最后一次是被遗忘,彻底的死去。”

眼泪无声爬满亚纪的脸。

“拜托了啊,让我活下去。”叶胜轻轻按下某个机括,他腰间的氧气罐脱落,被他塞入亚纪的怀中,他借着最后的氧气,慢慢的说:“亚纪,我爱你。”

“我也爱你。”亚纪哽咽。

“别煽情了我的孩子们!”有人怒喝。

一个的满载的氧气罐强行插入叶胜的腰间,机括合上,曼斯出现在两人身旁,他严肃的看着拥抱的两人。

“你们两个居然还有这层关系,等我回学校找你们算账!”曼斯气愤地说。

“教授,我们明明就提交了退出执行部的申请书了。”两人异口同声。

突然出现的生机就像长夜迎来了光,绝望的两人瞬间被幸福淹没,叶胜和亚纪喜极而泣。

“教授!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叶胜难以置信。

“S级路明非创立鬼杀队,他们带来了消息,而且过来支援我们了。”曼斯说。

“支援?我们不是要逃脱了吗?”亚纪刚说完,就隐隐感觉不对。

深海安静的就像长而黑的梦,梦里总会看见比黑暗更黑的阴影。

“执行部专员叶胜、亚纪听令。”曼斯突然说道,“立刻上浮,通知摩尼亚赫号的成员撤退……”

“教授!我们一起走!”叶胜猜到要发生什么,伸手去拉曼斯,被老人一手拍开。

“听命行事!”曼斯双目爆发耀眼的金光,照亮黑暗中微微涌动的波纹,这是有什么在周围分开了海水产生的连带效应。

“别忘了你们两个刚刚说的甜言蜜语啊!祝你们百年好合。”曼斯一脚踹开叶胜,“快走!你们在这里,无尘之地施展不开!”

他们下方的阴影里有什么在加速,曼斯几乎能感觉到那个东西的鼻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