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

第四十九章 反贼抗灾

崇祯三年八月份,陕北天气越来越炎热,炽热的阳光照耀在这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空气中的水分在炎热之下快速蒸发,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干旱。

本来高温并不是最让人担心的,最让陕北农民担忧的是滴雨不下。

陕北自崇祯元年开始,就一直连年大旱。前两年因为气温还没有这么高,农民还勉强可以度日。但崇祯三年显然不是一个好年份,整个陕北在高温和干旱之下宛如一个大熔炉,吞噬着百姓的希望。

干旱的灾情在陕北迅速扩大,直到整个延安府都逃不了。本来被沉重的赋税压的都快抬不起头来的百姓,面对这种灾情根本扛不住。

按理说这个时候朝廷早就应该注意到,然后开始减租减息,同时发钱赈灾了。然而因为朝廷的过于拉跨,陕北再次大旱的消息根本没传到上面。

而陕北地方官府各个都穷的不行,哪有钱去自己赈灾。延安府甚至都快没钱给士卒发粮了,更别说救济灾民了。

于是这一场旱灾在朝廷无能的情况下,迅速走向了不可控。

自七月份开始,延安府各县城就开始出现农民逃荒的情况。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上天依然不肯下一滴雨,对未来开始绝望的农民都打算趁着自己还有点粮食,赶紧逃荒。

至于土地已经没用了,无法给农民产出粮食的土地,再眷恋也没有用。安土重迁的农民不得不开始背井离乡,逃避天灾。

只不过,这样的灾情并不是只官府在头疼,同样割据北方的陈正也受到了旱灾的影响。

延川县和延长县附近的土地本身就不富饶,贫瘠的土地在丰年也只能满足农民生活。而现在,旱灾一来,陈正地盘下的土地也在迅速走向龟裂。

这个情况在延长县还好说,因为背靠延水,随时可以引水灌溉,可以勉强撑下去。但对于北边的延川县来说,酷热和干旱就是是要命了。

延川县附近原本的几条小溪已经全部干涸了,仅有的水井根本不足以支撑灌溉,随着时间推移,干旱变得非常严重,如果不尽快想办法歉收是肯定的。

这件事各地的士绅地主最有发言权,他们急忙把消息传到陈正手上。

而此时在延川县的陈正也正在为这高温而发愁。

真正切身体会到这干旱,陈正才理解了史书短短的一句“崇祯三年,陕北大旱”的含义。就这天气,哪怕是坐在县衙里陈正都被热的不行,而陈正又不习惯叫人伺候自己,所以只能一边扇扇子一边办公。

“这炎热的天气,连士兵训练都会中暑昏厥,更别说其他人。”陈正看着县衙外炎炎烈日,不由感到一阵头疼。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士兵禀报,孙家的家主作为士绅的代表,来到县城拜见陈正。陈正有些意外,不过还是立刻让士兵请进来。

“小民见过将军。”孙家主向陈正拱手行礼,神情非常无奈。

“某此次是代表附近士绅,前来向将军汇报延川县附近的旱灾的。”

“旱灾……的确很难处理啊。”听到孙家主的话,陈正摸了摸下巴说道。

“那是自然,不然我们也不愿前来麻烦将军您。”孙家主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这延川县半年多没下一滴雨,偏偏这天越来越热。我们几家仅靠着田庄里那几口水井已经撑不下去了,田地几度要龟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最苟皇子
大唐最苟皇子
一觉醒来,成为李世民最不受宠的皇子。面对这上可杀兄囚父的皇帝,下可全是心眼子的大臣,李明只敢唯唯诺诺在苟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重拳出击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残风徐徐
我在古代搞发明
我在古代搞发明
穿越到古代,成为寒门赘婿,没有豪横权势,也没有万贯家财,有的只有一个漂亮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小姨子。且看他如何凭借智慧,让寒门崛起,问鼎天下。
风云乱啊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