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诡世界道法长生

第六十五章 经文初现(下)

就在厘大有带着家人诵经刚开始没多久后,他们隐约听到隔壁也传来了诵经声。接着这声音又从里长家隔壁传了出去,很快就传遍整个街坊。

当一名飞豹卫的伍长带着他的手下们,来到厘大有他们的坊门口,听到坊间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后,这名伍长直接骂道:

“娘的,那个狗*的把老子的活给抢了!兄弟们,赶紧走,去下一个坊!”

士兵们扛着一捆捆崭新的书册,气喘吁吁地跟着伍长跑步离开。

……

时间退回一个时辰前,刚刚和国君商议好城防事务的厘辰苦,正拿着一本《清静经》在发呆。

经书封皮虽然还崭新,但已有多处折卷痕迹,明显是被时常拿在手中所致。

姜澄当初写出清静经时,把经文最后几段删减修改了一下,然后就送去了皇宫。

他当时只说了一句:

“崇山神吩咐,此经书乃是他机缘巧合得来,特命我将其刊印传世!”

这是姜澄的一次试探,经文开篇内容与这个世界的观念冲突颇大,所以他想看看各方的反应如何。

国君季长亲如今是姜澄的信徒,对于他的交代自然是不会懈怠的。只是当此书交到了大司马厘辰苦那里的时候,事情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听说这是姜澄交给国君的书册,厘辰苦就把经文翻看了一遍。他看到第一段时,心里满是疑惑,这崇山神怕不是疯了?

等第二段看完后,厘子苦沉默不语。

而他看到第三段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时,不禁悲从心来。

厘辰苦的心头又浮现出那道巧笑倩兮的秀美身影,口中不停喃喃自语:

“烦恼妄想……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这说的不就是他么,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从那天之后,厘辰苦就变得魂不守舍的,心中时不时就浮现出经文中的这些字句。

受此影响,这经文开篇虽然讲得离经叛道,但厘辰苦并没有阻止刊印。但他也没有按照国君所说,竭尽全力地去办此事。

下面的官吏看到大司马的态度之后,办事自然也就敷衍起来。于是经书发到厘大有手中的时候,情况已经和国君要求的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可就在今天,厘辰苦的心情乱了,在姜澄的声音传遍皇宫的时候,他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赤火灵宫威名赫赫,那个超凡者敢跑到这里来撒野?难道又出现了太子夜之尸一样的强敌?否则赤火灵宫完全没必要打开消耗极大的赤火大阵。

他自废修为之后,赤火灵宫的一切已经与他无关,所以厘辰苦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但余子葳这些时日一直在季厘城修复赤火大阵他是知道的,现在竟然是姜澄来传话,那就意味着余子葳不在这里!

魂牵梦萦的对象,可能已经卷入了城外的超凡修炼者的战斗!一想到余子葳可能陷入的险境,厘辰苦就心如刀绞。

他出生伊始,就已经贵不可言。国君是他姑父,太子是他表哥,父亲是当朝大司马,他母亲乃是大司空之女,他外祖、舅舅先后当了大司空。

厘辰苦才三岁时,就被赤火灵宫的副宫主季中乾亲自收入门下,成了丁火宫的第十三个火子。

师父怕他不适应丁火宫的生活,还专门让九师姐来负责照顾他。只是等他长大后……

“唉……”厘辰苦叹了口气,想要的得不到,不想承担的担子却偏偏压在了他的肩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求仙宝典
求仙宝典
作者挖坑不断,填坑不乱,保证更新,绝不太监。一个出自隐秘深山的小子,意外踏出大山,进入当地江湖门派,陷入江湖纷争中。原本只想称霸一方的他,自从亲眼目睹修仙者的神奇之后,便踏上那茫茫的求仙之路。求仙之路多是坎坷,从小被迫修炼噬毒功的他,居然是别人所饲养的“神丹”。直到一次奇遇中获得一本求仙宝典之后,运气才开始反转,随后一路前行,翱翔在无尽地修仙路上,但路的尽头却有更大的阴谋在等候。
忘忧行者
异世之我是异端
异世之我是异端
路赢穿越到一个异世界,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已经做好混吃等死的富二代了,没想到突然来了一群带着系统的任务者,还在我面前晃悠!什么?就我没有系统?这能忍?给我打烂它!没想到一不小心又给我穿越到第二个世界了,在宇宙星空中还见到了一颗巨大的树!系统不认我为主就算了,现在我的目标是苟着修炼到无敌的存在!!那些女修盯着我肯定想占我便宜,踢了!那些男的盯着我肯定是想抢我宝物,把他打到不能自理!然后去看看
滢赢
红罗血影
红罗血影
逆命天机,数甲子一现,领天命者窥天机,必受五雷轰顶的天谴之劫,肉体凡胎,唯有金身不灭。本以为天命所归,未料想谁不是这滚滚红尘的沧海一粟,谁说的规矩由强者左右,立誓要这天下唯我独尊。躲不开红尘,摸不透人心,我想要的只是这份柔情……
文邪
十方山河
十方山河
独游江边的少年,偶遇一位神秘老者,不知是福是祸,竟被老者“夺舍”,无论他是否愿意,终是被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渐渐地,他发现,他所相识的亦或是曾经遇到的某个人,却都有着另一个身份,是虚幻还是平行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渐渐地清晰。
十二楼中月
大夏谋主
大夏谋主
修仙不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鬼谋陆景以时间推演一切,以智慧谋划天下,他游历天下,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走出自己的长生路。
逐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