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汉献帝,还好我是亡灵法师

第两百零二章 都城的大叛乱

“本宫已经下令,让城的禁军副军入城了,杨奉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一定会压制长安内的动乱”

听到这句话。

伏完和王允两个人便都放心了。

这样就好,如果禁军副军入城,那么无论是什么动乱势力,都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这时伏寿问道:

“对了,父亲吕布怎么样?”

“吕布的话,我们没有对他有什么安排,吕布尽管是王司徒的亲信,但是让他守卫皇宫,恐怕有点不合适”

王允也是同样的说法。

“吕布应该不会造反,不过也不能让他守卫皇宫”

“不,你们为什么能确定,吕布不会造反呢?”

伏寿话音刚落,殿堂内的人都沉默了,的确仔细想想。

就算是吕布,也有造反的可能性。

再说了,原本吕布就先背叛了丁原,又背叛了董卓。

这个叛徒,就算现在造反也毫不意外。

王允醒悟了过来。

“老臣这就让人去监控吕布”

伏寿叹了口气,说不定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此刻,有人急匆匆进来说道:

“不好了,城门已经被封锁,前往邺城外颁布皇后命令的人,在城门处被斩杀”

“什么?竟然连本宫的人都敢动?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让长安的城防部队背叛了朝廷”

“不光是这样,接到情报,吕布的并州军正在向皇宫靠近”

叛乱来得过于突然,肖天铭才刚刚遭遇到刺杀,敌人的叛乱就开始了。

这肯定是早有准备的邪恶计划,看来敌人的准备仿佛充分。

首先通过刺杀肖天铭,让长安人心大乱,紧接着封闭长安城门。

然后让吕布带领并州军攻打皇宫。

如果控制了皇宫,紧接着叛乱份子会做什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禀报皇后,控制宗室的区域已经被暴民攻占”

“果然是这样,叛乱份子是打算佣立宗室为皇帝,控制长安啊”

董白面露难色。

现在皇宫的武装部队,加上伏完的死士,人数才一千出头。

保护皇宫都十分紧张,就别提要外出攻击叛乱份子了。

王允已经是第二次面对类似的情况了,上次还是董卓时期。

他冷静的说道:

“请皇后安心,城外的禁军和虎贲军待时间一长,肯定会发现长安的不对劲,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到援兵到来,那时候,叛军自会瓦解”

伏完也同样说道:

“叛军想的肯定是迅速攻占皇宫,然后立新的天子,只要我们守住皇宫就好,吕布果然是逆贼,我就知道他会背叛朝廷的一天,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因为之前的表现,没有人注意到吕布,总而言之,微臣会誓死保护皇宫”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