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彬也有些时间没见宋江了,宋江在捣鼓些什么他并不好奇,但宋江既然来了,还是要问问他!
“公明,不必多礼,我正和你嫂子念叨着你,没想到你就来了!”时文彬笑道!
宋江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了几件玻璃工艺品,放在桌上,直接让时文彬瞪大了眼睛!
“这是?”时文彬心中纵有千万种激动,但毕竟身居高位,不能太过于表露出狂喜的表情!
宋江拿起一尊玻璃像道:“我给他起名遨游九天!”只见一身穿道袍之人背后背一把宝剑,手拿一柄拂尘,脚下几朵祥云,好似正在天上一样!
那身穿道袍之人面目栩栩如生,连颌下的胡须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颇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宋徽宗赵佶,自号道君皇帝,他在位的二十多年,不光修了垦岳,还修了万岁山,更是收录天下道藏,这遨游九天正是宋江想出的第二件贺礼!
这道人是按照民间吕洞宾形象所制,有二尺来高,精美十足。
随着玻璃工坊的工艺不断改进,匠人的手艺也越来越娴熟,这种玻璃的生产对宋江来说并不算难事,但宋江还是打算精益求精,要让玻璃制品越来越精细!
“这个作为圣上的第二件礼物如何?”见时文彬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吕洞宾像,宋江开口道!
“这是什么制作着?”时文彬问道!
宋江毫不犹豫道:“天净琉璃!”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玻璃!
当然玻璃在现代并不算什么,但在古代却相当的珍贵!
时文彬肃然起敬,宋江一次次给他惊喜,这一回又给他带来了大惊喜,他真不知宋江还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莫非这宋江真是上天赐予自己,让自己成就大事的吗?
“公明,你真的很好很好!”时文彬满腹话语却不知该怎么说出口!
“兄长,这两个天净琉璃杯你和嫂嫂拿去把玩,这还有一颗猫眼琉璃珠,你也一同拿去!”
这些礼物太贵重了,若是其他人赠予,时文彬断然不会收下的,但这是宋江送的,看宋江的意思这天净琉璃他要多少就有多少,所以收起来毫无心里负担!
更何况宋江无论如何也不会害自己的,所以收了就收了吧!
时文彬心中欢喜,要留宋江吃饭,包括还有升县的事也要说与宋江,让宋江做好准备!
宋江倒是没想到济州知府居然想升县,若真的升县的话对自己百利无一害,
首先就是三成配额,郓城县是中县配额就并不多,大家为争抢有限的名额争斗得十分厉害,难免就会有许多其他的心思,但时文彬不收黑钱,他们就只能从其他地方下手,一来二去银子没少花,效果却不佳!
二来就算有名额,运输途中还要承担许多未知风险,实际收益下来反倒是不高,这样下去大家积极性都下去了。
升县之后无论是生产、销售和纳税三个重要环节都可以大大的提高,而且时间长达数年甚至更久,这对郓城县的商人富户来说,绝对是天大的诱惑,商人自古逐利是天性,如此大的利益,有多少外来商人愿意来郓城做买卖。
但升县不是嘴上说说,那是有硬性指标的,中县升上县,第一条就是县城户数需达到五千户以上,第二条连续三年没有发生需要开仓赈济的饥荒,第三条三年内迁入户数不得多于本县孳生户数。(孳生:汉语原意是繁殖、滋长、产生的意思,并无贬义。)
这些条件郓城县全部满足,其次就是经济,经济相比于人口其实更难带动,但对郓城县来说经济这点,反而是最简单不过的事!
一个酒楼就带动了不少经济,等酒和玻璃上市,必然引起轰动,到时候还怕带不动经济?
宋江也有了个主意,但不知该不该和时文彬说,眼下饭也吃饭,事也聊完,宋江还要去酒楼,就先告辞而去!
酒楼生意比往常更要好上一些,宋江特意让宋清推出了火锅和涮羊肉,再把菜切成薄片下火锅沾着料吃!
这火锅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天寒地冻,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再小抿一口酒,美滋滋的那舒坦劲,别提有多爽了!
兄弟两也有些时日不见了,宋清找了间包厢,让唐牛儿端上火锅,又上了三盘羊肉片,一盘萝卜和一盘大白菜,两碟蘸料,一壶酒!
唐牛儿之前在酒楼做了个跑堂,手脚甚是麻利,宋清也知他对宋江忠心耿耿,有意抬举他,等他熟悉酒楼就安排他做了个小管理,若能做的好,还有升迁!
生意太好,之前宋清把旁边的铺子并在一起还是常常没有位置,再加上宋江接下来还会做其他的生意,宋清打算再开两个分店!
宋江对此倒是没意见,生意铺的越大,所赚的钱也越多,资本原始积累的掠夺远比抢劫要来的快!
尤其是市场形成垄断,生意只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完全不同举!
钱,宋清完全不用担心,有宋江兜底,宋清只管放心大胆去闯,实在赚不到钱,宋江还可以有梁山军打州府去抢夺,当然这是下下之策,非到万不得已,宋江并不想这么做!
两兄弟聊了许久,敲定了许多事后,宋江让宋清到时候带着自己的父亲去梁山过年就先行离开了郓城!
还一个兄弟,宋江也许久未见,但两人关系莫逆,并不会因为长时间不联系而生疏!
东溪村晁盖家中,晁盖也收租回到了庄中!
晁盖长宋江十岁,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所以日子过得甚是逍遥快活。
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一起守卫郓城抵挡青云山攻城,在之后晁盖事情比较多,平日里也不常在东溪村,而宋江也是东游西走到处跑,故而一直没时间见面!
年底,晁盖也不会再出去,作为梁山最初的金主,宋江对晁盖是永远感激的!
晁盖每月依旧会派人去送铁,粮食和银两,虽然对此时的梁山只是杯水车薪,但这份情宋江一直记在心中!
其实在宋江心中早已把晁盖当成了梁山一份子,虽然晁盖不经常在梁山,但也是因为他是保正的关系,不能太过于引人注目,一路想,一路走,终于来到了东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