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修仙,从游戏开始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曾听闻的经文

故仲虺之诰有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太甲日,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只,是以受天明命,奄有四海,上以奉天道,下以治人事。

又曰:上天眷命,又曰奉天承运,是皆奉天也。

故其殿日奉天,门曰奉天。

承天,未尝不以天言也。

是以道之为教,以天为主,故日奉天之道名曰道教。”

道教是什么?和道人有关系吗?还是说只是一种教派?

老子又是谁?《洞元灵宝真诰元符经》是什么?

如果说那一连串的壁画颠覆的是赵十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那这一枚玉筒颠覆的就是他对自己修行的认知。

是啊,我们修行的是什么?好像是叫道经?

为什么要叫道经呢?师父没教过这个啊。

不知道为什么,赵十一感觉这玉简里说的东西可能不是错的。

再结合上壁画上所讲述的内容,赵十一想到了一种可能:

会不会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被天上的人控制的世界?

会不会我们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像壁画上所讲的一样,是从外面的世界来到这里的?

会不会我们所修行的法决都是外界之人带来的,就是这玉简中所说的那位叫做老子的人创造出来的?

想到这里,赵十一身子不自觉的有些颤抖。

白序抬头看了看赵十一,虽然还没有搞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但看赵十一的情况,和他手中几乎要拿不稳的玉简,很明显就是看见某篇道经出了心理问题了。

这种情况并不难搞定,白序嘴里轻声说道:

“师兄可知至道太清下三皇之事?”

听见白序的话,赵十一心中一颤,他得到的玉简里的那一篇经文就叫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天皇,即大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也,以元始之玄炁化生者也。纪号日东华至真苍天上帝,仰观俯察,得龙马负图而画卦命象,始制书契以开万有。

地皇,即神农炎帝氏,以火德王也,得元始之元炁化生者也。纪号日南极朱陵丹天上帝,始尝百草,教人医药,播降百谷,始有饮食。

人皇,即黄帝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也,受元始之始炁化生者也。纪号曰太乙黄天上帝,始制衣服、宫室、礼乐、文字、舟车、器用,民生衣食之道於此备矣。帝铸九鼎於荆山,丹成有黄龙垂髯下迎,帝与御女八十一人、从臣七十二人乘云龙而登天。按太史玉历观象天文云,柳宿之下星宿之次,有轩辕十七星,是其验也,后世始有炼丹飞升之道传於世。”

“师兄啊,师弟这话的意思就是,这世上我们不懂的事情还有很多,不用为了这些事情纠结太多,毕竟也得不到答案,若是因为这些得不到答案的事情整日陷入困惑之中,反而耽误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这样的道理,我想师兄也是明白的吧?”

听到白序这一番话,赵十一并没有放松多少,反而心中更添了几分惊惧。

若是他只看见了道经的话,不会对白序现在所说的这些有什么感觉。

但现在不一样啊,壁画上的东西已经够让赵十一毛骨悚然了,他现在甚至不敢低头看自己的身躯,哪怕是扫上一眼都会感觉浑身上下不舒服,就好像身体里有无数只蚂蚁毛虫在爬来爬去一样,让他不自觉感觉有些想吐。

在这种折磨之下,他本想找白师弟倾诉,但刚才突然变得古怪的白师弟根本不理会他到底想要做些什么,而现在感觉变得的正常的白师弟却也突然劝他不要想这些事情。

这让赵十一感觉有什么东西堵在了嗓子里了一样,想说却半句也说不出口。

而奢香则远远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没有半点参与到这些事情里的想法。

它现在已经看明白了,不论是赵十一还是这个古怪的白序,这两个人都不是和它拥有同一想法,走在一条道路上的人。

赵十一暂且不说,这白序才是真的诡异。

这人看见记录了上古时期奥秘的壁画竟然没有半点反应,他绝对是见过这个或者说知道那个时期的事情,不然绝对不会单单是这个反应。

抱着些许试探的心思,奢香来到白序身前。

此时情绪刚刚稳定下来,将心中心思隐藏更深的赵十一脸色如常的开始介绍起他的这位救命恩人,不,救命恩猫。

在听到白序的感谢后奢香脸色好看了很多,便隐晦提出想请教白序一个道经知识。

白序自然是听出了它言语中的意思,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个叫奢香的大猫会在这里问他这个,但看在它和自己瞥见一会的未来中的那只大猫有些像,白序还是表示愿意听它说些东西。

奢香想了想,从之前在仙人府库中看过的一段经文讲出,看看此人知不知道。

仙人说过,他们那里的人都知道这篇道经。

虽然不知道仙人所说的他们那里是哪里,不过想来应该就是外面的世界吧。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辖,.车辖化官室,官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歙,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仁义渔猎之,以刑礼笼罩之,盖保其国家而护其富贵也。故道德有所不实,仁义有所不至,刑礼有所不足,是教民为奸诈,使民为淫邪,化民为悖逆,驱民为盗贼。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金,族之为五灵,配之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若酝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瞑,莫见其鸿蒙之渥,莫测其浩渺之程,日暮途远,无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则得其理,忘其理则得其情,然后牧之以清静,栖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气,符我心灵。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问其明。是谓夺五行之英,盗五常之精。聚之则一芥可饱,散之则万机齐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应物也,如悬镜以鉴形。於是乎变之为万象,化之为万生,通之为阴阳,虚之为神明,所以运帝王之筹策,代天地之权衡,则仲尼其人也。……”

“故问道友,这是何意?”

听完这段话,白序心中有些茫然。

原因也很简单,白序从未听说过这篇道经。

还有就是,五帝是什么,不是四帝吗?这人口中的黑帝是谁?

看着白序坦然表示自己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奢香的神色变得逐渐迷茫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白序应该就是这个世界的普通人吧?

想到这里奢香看白序的神情也变得平常无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