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

第123章 动容

“陛下,水泥路一旦修建成功,就能成为直插草原的利刃,前朝汉武帝之所以能北击匈奴成功,秦直道功不可没。”

“但直道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一遇天气恶劣情况,便无法发挥其作用之万一,但如果将直道上铺设水泥,等待水泥凝固之时,便是北元小朝廷覆灭之时!”

“至于御史大夫刚刚所言,不过都是危言耸听罢了,纵观前朝历史,但凡哪个朝代能够重视直道,或者直接使用直道的,基本上都能做到对北境胡人压制的效果,比如汉唐。”

“而不重视直道的朝廷,必然会经历亡国灭种的遭遇,比如北宋南宋,陛下英明神武,必定能够看清楚其中利弊得失!”

朱樉一番侃侃而谈,在场众人,包括老朱在内,都是饱读史书的人,只要稍加思忖就能够明白,朱樉所言,句句属实。

像他说的,前朝凡是能够主动对北地胡人发起进攻的朝廷,基本上都是靠直道出塞发起攻击,而荒废直道的朝廷,无一例外都落得被北边胡人所灭的下场。

靖康耻,陆秀夫背小皇帝跳海的事情,仿佛历历在目,老朱想通其中关键,不禁微微动容。

而这时候,徐达也站出来,冲朱樉一拱手,“陛下,秦王殿下所言,句句在理!”

“我大明与北元之间,如今是我强敌弱,但北元对我大明,从来都是攻多守少,所以加固边防城墙,修建直道确实是迫在眉睫。”

“一旦拥有水泥路面的直道,我大明便能够不管在任何恶劣天气条件下,短时间内调集大量兵马辎重,届时不管对北元攻击或者防守,都能够从容应对。”

老朱仔细听完徐达的话,缓缓点头,“魏国公所言,深得咱心意,那就……”

“陛下!”胡惟庸这时候插过话来,噗通跪倒道:“陛下,修建直道,兹事体大,国库如今空虚,一旦重启修建直道工程,那对我大明又将会是加上一道沉重的枷锁。”

“丞相大人想说什么?”徐达这时候变得刚硬无比,“我大明如今,每年遭受北元人屠戮劫掠,损失的银钱何其之多,难道那些丞相大人都看不见吗?”

胡惟庸大急,他刚的话,其实主要目的是为陈宁说话,转移老朱的注意力,一旦在直道这事儿上纠缠不休,保不定老朱事后找陈宁算账,可他没想到自己一番话却激怒了徐达。

“陛下!”徐达拜倒在朱元璋跟前,“臣已经年迈,但臣想在有生之年,将北元彻底消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稳祥和的天下,让天下万民,能真正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和时间。”

“长痛不如短痛,修一条直道,把剑插入草原,让草原上那些人时时刻刻都担心我大明天师打过去,让他们百年以后,依旧臣服我朝,这才是臣的夙愿。”

“臣不希望,臣百年之后,我大明边境,依旧时时刻刻都活得胆战心惊,时时刻刻担心北地胡人的入侵,更不希望陛下与臣的子孙,还要上马拼杀,甚至马革裹尸!”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