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洪武底下混

第176章 谁会是被咱杀的官员!

你这臭小子!

这回是真的造福了大明的老百姓呀!

朱元璋想到这里,他也是笑了笑,然后走出了农田。

这时候邱湘也是询问朱元璋道:“葛爷爷,你在和下面的老爷爷聊什么呢?聊的这么的开心?”

邱湘有些疑惑。

葛爷爷好歹一也是一个朝廷的大官员,和农户,都能聊的这么久的?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也没有聊啥,随便瞎扯了一下,可是这农户,三句不离你的天哥哥。”

邱湘听到周捂嘴笑着说道:“是在夸吗?”

张天也是露出了笑容!

自己在江宁县的老百姓的心目之中!

那地位确实是相当高的!

而且江宁县的人口越来越多了,也就越发的能够证明,这治理的也就越来越好了!

时候朱元璋和张天还有邱湘他们三个人便是,在这农田外面走了走,看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他们三个人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

“小子我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可算是把这玉米给弄出来了,目前这亩产也是达到了预期。”张天看着老百姓们都这般高兴早,已经是内心狂喜。

是啊,张天他所做的事情确实是不少的。

从租出去土地到后面的治理地下水,再到后面的大雨即将冲破之际,又解决了水灾的难题,种种的一切都是相当麻烦的了。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物有所值,这玉米已经成熟了,而且达到了700斤的亩产上下,他非常的满意。

........

等到三人逛完了之后,张天和邱湘两个人也就回了自己的院子,而朱元璋则是坐着马车回去皇宫。

此时的朱元璋坐在马车上,他的内心正在思考着一些东西,今天张天给他说了不少的东西,这更多的思考是,官员和商人勾结倒卖宝钞的事情,

这件事他绝不会轻饶,他现在倒是要看看这些商人和官员们到底会怎么做!

朱元璋对此态度,那只有一个字!

杀!

是的,只有一个字,杀!

而且是一网打尽的那种!

朱元璋对此是绝不会姑息的。

“可这样说来,这些宝钞的错误还真的是咱自己弄出来的。”

可他是帝王!

帝王错了也不会认!

朱元璋:“回去皇宫吧,咱倒是要看看!这些官员到底会不会愿者上钩!”

毛骧:“是陛下。”

马车晃悠悠的回皇宫。

.....

而在此时。

这些商人们也是开始使用银子,动用钞能力,去找官员!

户部主事叶玉,此时他的府中,就已经来了三个商人。

“叶大人,您这回是一定要帮帮我们啊,我们囤积了这么多的宝钞,其中还有一大部分就是从您这里购买的呀,这要是出不了以后我们赚不到钱,您也出不了宝钞了呀。”

“是啊,叶大人,这陛下无缘无故就要撤销宝钞,我们以后可怎么赚钱。”

“这些宝钞只要能流通我们就有钱赚,大家也就都有钱赚了。”

三个商人,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

叶玉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他哪里敢答应啊对方那可是陛下呀,当今的圣上,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啊,当今的天子!

陛下要废除宝钞,他哪里又有什么办法?

叶玉脸色有些为难。

“不是我不帮你们,主要是这当年的宝钞就是陛下规定的,现在要废除也是陛下规定的,我这小小的户部主事哪里敢劝陛下,

而且也没有正当的理由,现在的曹操确实是越发的贬值,诸多官员们听到这宝钞要废除,心中可是高兴的很…”

“叶大人,要是有正当理由,那不就可以了?而且只要是能延迟,等我们把手里囤积的大量宝钞都弄出去都好呀,现在这些宝钞都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这怕是要砸在自己手里了呀!”

是的,他们这些人已经像往年一样,从春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囤积大量的宝钞,就等着秋季把他们给安排出去,然后狠狠的装一波,现在要是囤在手里,自己这些钱可就白花了,这可是真金白银啊!

本来他们还想着这要是能够不废除宝钞,那以后还能继续赚钱,可现在从这叶大人的口中得知的消息,陛下做出的决定怕是不可能悔改了,现在只要能延迟那都是好事情了。

叶玉听到这话之后,他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候,几个商人,赶紧把准备好的银子献上。

“叶大人,这些是我们几个人的心意。”

说着这几个商人将一个小盒子给打开,里面是灿灿的白银。

叶玉一下子就见钱眼开。

“那本官就试试吧。”

说着,户部主事叶玉,便是将银子给收起来。

“那就多谢叶大人了。”

“多谢叶大人,多谢叶大人,那我们几个也就不打扰了。”

“是啊,叶大人,那我们就先退下去了。”

几个商人说着便是离去,这几个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商人,可是他们和当官的一比,那自然就没什么了,有什么事情还是要求着当官的,这就是在古代商人的地位远远不如官员。

叶玉此时看着这些银子,他也是叹了一口气,这只能说稍微,劝一劝陛下吧,这延迟一下啊,曹操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自己给出合适的理由,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他哪里能够知道朱元璋的大闸头已经在等着他了。

......

而在此时诸多地方的官员们,已经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一些,官员们没有这么傻,但是有一些官员们的政治水平还是太差了,收了钱之后准备办事情,

这整个朝堂看上去还是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是不是一场大开杀戒即将发生?

而朱元璋此时正住在奉天殿上,他倒是要瞧一瞧,这到底会有哪些官员上钩?

他也准备把这些官员们一网打尽,绝不姑息,还有那些商人们,只要敢倒卖宝钞,那肯定就是剥皮填草,绝不姑息!

朱元璋此时看着毛骧这才淡淡的说道:“你说这第1个出现的会是哪个官员呢?”

毛骧听了之后顿时瑟瑟发抖,这简直就是一个问命题。

他哪里敢随便乱说话:“陛下…臣不知道。”

.....

今日更新完成,求票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