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洪武底下混

第171章 这爷孙二人,是真能杀!

这就是大明非常常出现的情况。

倒卖宝钞!

明朝建国后,为了替换元朝发行的货币,朱元璋推出了自己的大明宝钞。

但由于明代历任统治者没有学过金融学,缺钱了甚至不去加税,直接印宝钞,将印钱当做充实国库的手段之一,

导致宝钞迅速贬值,百姓发现,原本用铜钱换来的宝钞,

却换不回等量的铜钱了,对宝钞的信誉又形成了不小的打击。

由于官府无法规定宝钞和银钱的兑换比例,

宝钞从被推出的那一刻起,开始了长期贬值,到永乐年间竟然贬值近百倍。

这样的宝钞在民间自然得不到很好地流通,没有人愿意用宝钞进行交易,但朝廷征收赋税却是钱钞兼收。

相比较币价相对稳定的铜币,商人当然更愿意用宝钞交税,

手上没有宝钞,

甚至会专门兑换一些宝钞用于交税。

这些宝钞是哪来的呢?民间不认可宝钞,可官府一直在用啊,官吏的俸禄,军兵的粮饷,朝廷的赏钱,都是用宝钞进行交付。

这些宝钞发到官吏手中却不能直接用来购买商品,所以就出现了一批富商,专门收购这些从朝廷流出来的宝钞。

低买高卖,直接倒卖宝钞,这个差价足以让富商赚的盆满钵满。

成化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大兴左卫指挥使周广就曾上言:“近年钞法不行,每钞千贯只值银四五钱,

而在京势要殷富之家往往载于各布政司及府州县,嘱托每钞千贯征银五两,其利十部,乞通行禁止。”

这就是大明,经常出现的情况!

这倒卖宝钞的事情十分的常见!

而这些朝廷的官员和富商们进行勾结,也是让一些其他的官员面有所耳闻。

朝廷之中的朱元璋,此时倒是不知道这情况,

他为何要废除宝钞,仅仅只是因为,张天这家伙跟他说宝钞越来越贬值的事情。

朱元璋并不知道,朝廷之中的官员和下面的官员和商人有所勾结,利用倒卖宝钞来赚取差额!

不然的话,朱元璋怕是要直接大开杀戒了!

而在大明,还有一件大事!

那就是使用假银!

封建社会信息相对闭塞,许多商人利用信息差,直接行骗,最直接的就是将假银当真钱用,将真钱当假银收。

明朝中期,制造和售卖假银的富商大贾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甚至有专门制造和消化伪银的机构。

这些人使用的造假手段十分高明,在消息闭塞的明代,很难有人能识破。伪银就这样在市场上和真钱一样流通,越来越普遍,制造假银的富商也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投靠在当地有权有势的人门下,民不敢举、官不敢究。

这是以假当真的,还有以真作假的,明朝刚建国的时候,对唐宋时期的铜钱,持包容态度。

由于铜钱的使用周期长,不易作假,所以明朝允许唐宋时期的铜钱继续流通。

但有一些商人却故意制造唐宋铜钱作废的谣言,低价收购百姓手中的铜钱。

万历年间的《汝南志》记载“日者鹾价忽腾,钱法顿滞。不知其所自起。蚩蚩之氓、负载入市……旦所得钱、暮不能为用。如大定,大观、开元、正元、样符、太平等钱,皆格不行。一夫倡言,千人附和。

虽有厉禁,视若弃髦。无何,有客来买前钱,以一当三,捆载而去。谓龙(垄)断之尤,而奸人之雄也。”

这朱元璋先前如此讨厌商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

此时这件事情已经传到了扬州城!

扬州城中!

一家酒庄老板,一个布匹老板,一个猪肉批发老板,,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商业老板齐聚一堂!

“伱们可是有听说了?”酒庄老板叶学这般说道,这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头上已经没有几根头发了,看来是常年酗酒之徒。

自然也是如此,他是一个酒庄的老板,这多喝点酒也是正常。

“叶老板,我们这些人早已经是听说了,朝廷这是要废除宝钞了。”

“是啊,我们早就听说了这废除宝钞制度,那我们手里囤的这么多钱,不是要作废那些钱给这些官员们塞了这么多钱,这回岂不是要全打水漂了?”

这些商人们手中早已经是囤着大量的宝钞就等着,时机到的时候就把他们全部给卖出去,获取大量的金钱银子,

要知道他们可是低价买过来的,低买高卖肯定是有赚的,所以他们囤了大量的宝钞,可是现在这朝廷突然说要废除宝钞,那他们这么多银子可就白花了,

这么多的心血也就通通没有了,他们哪里能够甘心?

“你们说是不是担心的,陛下发现了这个情况啊,不然的话怎么会突然废除宝钞?”猪肉老板眯着眼睛说道,他还想着用这些宝钞买入大量的猪仔,到时候赚一笔!

这几个老板讨论了半天,也弄不出个所以然。

“你不是认识兵部的主事?”

“你不是认识户部的右侍郎?这不得赶紧运用一下关系?”

这些商人们都在吹捧着对方,就想着这些人用花点钱,

让这些大官员们去找陛下商议一下,毕竟废除了大量的宝钞,

那他们可就要亏麻了。

叶学这才说道:“我们不过是给这些官员们送钱罢了,你还当真觉得他们会给我们帮忙啊?”

酒庄老板说出这话,一下子也是让众多人都摇摇头,

是啊,他们不过是给这些官员们送钱罢了,

好事情是轮不到他们的呀,想要让这些官员们帮忙,那可是要费很大的劲才可以的,

可他们手里这几个人商业大户合起来身上就已经囤了百十万两宝钞都不止了…

“这么多银子就算没有办法,我们也要想出办法出来。”

诸多人眯着眼睛这般说道!

“行,那我们就去找官员吧,各自发展神通,难道陛下还能真的把这么多官员都给杀了吗?法不责众啊…”

“而且这仅仅只是宝钞而已…”

这几个商户们都在商量着,随后便起身离去,他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