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洪武底下混

第33章 玉米亩产惊朝堂!朱元璋提升赋税

户部尚书秦逵,掌管的就是赋税这一方面的,他擦着汗,这才说道:“陛下,既然要提高商业赋税,那要提高多少为好?”

朱元璋小声道:“那小子,是十取一改成十取三,也就是一百取九。”

“既然要提高,那就应该大刀阔斧,这样吧,以后十取二。”

朱元璋这话,还是让下面的人吓到了。

三十取一,提升到十取二,那还是相当相当夸张的!

百分之三,提升到百分之二十啊!

提升了七倍左右。

秦逵说道:“陛下,会不会太多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些商户,前些年少收他们的税,这口袋早已经是饱饱了,现在收这点,不算多,就这么实行下去吧,当然,以后各个官吏,不可在找商户的麻烦!不然要是让咱知道了,肯定不饶人!”

朱元璋这话,其实也算是给这些商人一个交代。

也算是给了一个信号了。

提高你们的赋税,同时也是给了你们的一些地位了!

以后没有人,可以叨扰你们作生意!

秦逵说道:“是,陛下。”

他哪里还敢多说,赶紧就下去了。

此时的朱元璋要大刀阔斧改革赋税的事情,他一个老油条,哪里还敢多说什么,恨不得赶紧下朝才是。

朱元璋:“对了,这玉米的播种,如何了?”

朱元璋对着秦逵说道。

秦逵回应:“陛下,玉米种子挑了二十亩肥田,按照陛下您说的办法已经播种下去了、”

这话一说出来,这些文武百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说道:“很好!你一定要好好看管,这玉米,能有七八百斤的亩产,要是弄好了,那可是让老百姓收益的东西!”

朱元璋对于粮食的看重程度,那是相当相当高的!

可以说!

朱元璋就是穷孩子出来的,也看着自己的爹娘,兄弟姐妹,都饿死。

现在知道了这玉米有这么高的亩产,那就好像救命稻草一样了。

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

冯国公说道:“玉米?可是何物?居然有这么高的产量?从未听说过啊!”

他也是大惊失色。

李景隆:“是啊,这亩产似乎高的过分啊?陛下,这是从哪里来的?”

李景隆,明朝甚至是整个历史,最大的饭桶之一,人长的甚是英俊潇洒,嘴巴也甜,朱元璋对他很是满意,是朱元璋看走眼最次的一次了。

和他父亲李文忠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不过后世怀疑,这家伙,应该是早和朱棣有所怀疑,这才开了城门。

总之来说,这就是一个大饭桶,就没错了。

常茂也是诧异:“这种粮食,若是真能有七八百斤的亩产,咱们大明的老百姓,就不会因为灾情,被饿死这么多了。,”

朱元璋也是叹了一口气:“是啊,所以这玉米,一定要好好弄,不然为伱是问!”

秦逵赶紧跪在地上:“是,陛下!臣,一定好好看管!”

他的压力也是大的很,这玉米种子,是第一次种,也需要摸索啊!哪怕给了方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