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刘备眼眸一亮,见到荀幽一副笃定的表情,他方才的疑虑尽数烟消云散,迅速换上了一副轻松的神色道:“家国大事,不群还是别卖关子了,你是不知道今晨我得到消息后这悬着的心一直落不下去,王司徒以家国大义相逼让我怎好拒绝?”
“长安是铁定不能去的,现在兖州局势复杂,南下冀州的公孙将军又与袁本初间气氛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现在若是主公你这青州的主心骨不坐镇此地,莫非好不容易打拼出的一份家业要拱手与他人作嫁衣?”荀幽站在刺史府大厅里来回踱步着有意拉高声音强调后半句话。
仅仅三言两语就让包括刘备在场的众人默然无言,因缘际会在各种原因下相聚于此的所有人,青州能有今日的繁华与欣欣向荣,都依稀能看到他们所挥洒的汗水,所付出的辛勤。
这么一份家业拱手让人,谁舍得?谁愿意?
荀幽的嘴角勾起了个一切尽在意料中的笑容,不论真的是司徒王允相求,亦或者是李儒贾诩在幕后阴狠谋划,他们自岿然不动,长安那边怎奈何得了他们?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世人若要非议,那便编织个足以堵住他们嘴巴的理由便好。
“孔北海想必已经提前去了北海那边与文则他们交接好了?”荀幽突然开口道,问了个完全出乎刘备预料之外的问题。
刘备有点措手不及,这个问题似乎与当下讨论的风牛马不相及,他带着满脸疑惑,皱着眉毛点点头道:“文举兄毕竟是朝廷钦定的北海国相,更兼圣人后辈君子之风,我与文若先前与他相见亦对其谈吐见闻钦佩不已,有如此仁人坐镇北海,外加子义现下也领兵镇守防备虎视眈眈的黄巾,北海安危倒是无需忧心,话说不群你突然这么问是何故?”
荀幽既然提及孔融,自然不会毫无意义。
“孔北海文采卓绝,隐隐有继岳丈之意,诗歌文章往往鞭辟入里深得人心,不过主公可不要因他的功名本事而忘了孔北海的出身。”荀幽微笑道。
“出身?”刘备嘴里喃喃自语,旋即面容古怪抬起头道:“不群指的莫非是他至圣先师二十世孙的身份?为何突然提及这个?”
刘备一脸的莫名其妙,他虽对孔北海尊敬有余,但于情于理他身上顶着的中山靖王后人也不算差吧。
“昔年董仲舒与武帝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不提对错,是否失了道法墨等大家学派的精粹,但自那时起注定了儒学在我汉朝的根基,而今天下文人几乎均以儒士自称,经学中也都以儒学为主,主公现在难道还不觉得孔北海是号重要人物吗?”荀幽轻声问道。
“不妨再说的明白些,不群你的意思莫非是我等可以借孔北海的名头做些文章?”刘备不太确定道。
“正是如此,孔文举幼年便有才学之名,更兼与兄让梨之故令他亲孝之名远扬;前时在洛阳他又反对董卓废长立幼,立陈留王为帝,而在洛阳朝中颇得人心;近日在北海,我已经听说了他修城邑、设学校、表儒术等善举,极得名心。这简直就是天予的招牌,我们何不借此好好装饰,运转得当的话届时即便是王允日后追问起,也有充分的理由应付。”荀幽详细解释道。
刘备看上去尽管意动地点了点头,不过分明眼神中还有迟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