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妖鬼乱世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位大儒的器重

第122章 三位大儒的器重

“玄德,你可当真是捡到了个大才,如此安置流民的法子,既不会让他们喧哗动乱,又能利用好荒田野地,实乃一举两得。”听着荀幽讲述济南一些屯田的计划,郑玄完全不吝啬自己的褒扬道。

切身见识到屯田妙处的刘备有些飘飘然,黄巾席卷诸州,无数沃土转眼变为荒田,如今济南渐渐转好,他身为济南相与有荣焉。

荀幽喝了杯面前的清茶,笑道:“康成先生谬赞了,那些落魄离乡的流民也是我大汉百姓,若非黄巾滥杀横行,他们又哪里会扎根济南?我不过是与玄德公,替大汉还他们一座安定的港湾罢了。”

说着说着,荀幽的眼神中便多了几分落寞,多了几分孤独。

他想到了颍阴的高宅大院,那个没有温度的‘家’。

此生若得幸福安稳,又有谁愿意颠沛流离?

大富大贵并非天下所有人都企盼的东西,或许幸福安定才是天下大多数人的期望。

但是在乱世中,想和结发妻话家长里短,想陪孩子幸福度过童年,是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来济南之后,最近荀幽在不用为公务焦头烂额后,便经常带着婢女去各县巡视,不仅仅是春游采风,同样也是震慑小鬼妖孽。

在天下妖鬼蠢蠢欲动的时候,他领着白泽坐镇济南,便让无数觊觎青州沃土的斜崇只能在阴影中观望,隐而不发。

荀幽知道总会有些不怕死的家伙铤而走险,这也是他四处巡视的目的所在。

在重新填补上大汉国运之前,这是大势所趋的必然。

荀幽愣了愣神,随即给屋外的那几名仆从使了个眼色,一名仆从很快便拿着张白纸恭敬地送到了郑玄眼前。

“这是?”一贯养气功夫了得的大儒郑玄竟破天荒地瞪大眼睛,惊讶道。

多年与笔墨文字打交道,郑玄看着白纸上清晰的黑墨字迹,哪里领会不出其价值所在。

摩挲着白纸的触感,与粗糙难书的黄纸完全迥异,郑玄声音有些颤抖,假如在场有心细门徒,肯定能听出他们先生嗓音中明显的亲近感。

这一回,郑玄是郑重地打量起故交徒弟身旁的年轻人,问道:“这纸,能否量产?”

一针见血。

只是目前并不想让白纸流通的荀幽摇了摇头,道:“成本过高,济南如今也留存不多,至少暂时不能在大汉流通。不过康成先生若是喜欢,车上几十张便一并赠予先生了。”

郑玄摇了摇头,可惜道:“那倒是不必,君子不夺人所好,此纸雪白轻盈,于我等文人而言无异至宝,价比千金,受之有愧。”

刘备也品了口清茶,赶忙摇头道:“康成先生愿相助门徒,以资助济南,无异于雪中送炭,若是不收下,反倒令我等心生不安了。”

荀幽与刘备一唱一和,两人并没有事先商量,不过默契的言语却渐渐让原本不打算收下纸张的郑玄慢慢妥协。

治学严肃,谈吐风雅的大儒郑玄一年下来几乎都是板着个脸,不过今天他仿佛特别尽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