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妖鬼乱世

第六十九章 派王越去(周二求求追读呀)

纸总是包不住火的,饶是刘宏派张让下令封锁消息,有太学子弟遇害的这一消息仍是不胫而走。

就在袁绍曹操他们得到消息后不久,吉运客栈的二层,当刘备正翻阅着从二弟那儿拿来的兵书,他的耳里却蓦然传来了一层食客的议论声。

“听说了吗?今天太学里死人了,啧啧啧,穿心而亡,那副死相恐怖得很,我那当兵的表弟说太学门口一片血污呢。”一人端着酒碗,摇摇头道。

“怎么可能?不是说陛下在太学附近安插了很多巡逻的精兵,就是为了保护那些读书苗子的安危,什么人胆子竟然这么大?”另一人张大嘴巴,有些难以相信。

“谁知道呢,听说今天那位平讨黄巾的卢中郎也在太学,现在凶人还没找到,他老人家可是大发雷霆!”端着酒碗的那人撑着脑袋,似乎十分不解,称奇道:“该说不说,行凶那人莫非长了翅膀不成,太学附近到处都是巡逻的兵卒,他怎么可能跑出那个地方?”

……

顺着楼下食客的言语,刘备心神荡漾,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手里的《三略·战略卷》。

猛然间,他突然想到昨日荀幽与他说的话。

“杀人的真的是你吗,不群?还真是场天大的动静,确实不符合你一贯的风格,挺放肆的呢!”听见行凶之人未曾被抓住,刘备安心道。

荀幽当日便已经与他交代那人罪有应得却无人出手惩治,刘备在得知太学的消息后,甚至心里不免拍手叫好。

大汉的太平盛世,便应该如此,功罚并进,有功者当赏,有罪者当罚,他会继续为此而努力。

……

洛阳深宫,刘宏自从被张让因太学之事从寝宫里喊出来后,便一直心神不宁着。

凶人于太学中行刺虽不比黄巾举反动大旗性质那般恶劣,但在洛阳城附近,在司隶的属地,竟然有逮人感做出这种胆大包天的事,这将他刘宏的颜面置于何地?将他们汉室皇庭的颜面置于何地?

“张让?张让!张让你给我进来!”心烦气躁间,刘宏实在难以冷静下来,他迫切地想抓住那个凶人,倘若不杀一儆百,他已经能够想象未来不久,洛阳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类似的事。

黄巾才平定不久,他可不想麻烦再从洛阳中接踵而来。

“老奴在,陛下有何吩咐?”张让急匆匆地推开崇德殿大门,来往传达圣旨,这位久经历练的常侍也不免露出了疲态,然而皇帝的吩咐,他可不敢有半点推脱。

“袁术那边如何,可有抓住奸人?卢中郎的本事朕清楚不过,既然他说太学子弟无人是凶手,那就肯定不假。”刘宏攥紧拳头,他急不可耐地想抓住那个行凶的家伙,“你传朕的旨意,告诉袁术,三日,朕给他三日时间,朕再令派王虎贲前去助他,务必给朕抓住行凶的奸人!”

“诺,老奴这就去请王越将军!”张让低头领旨后,一刻也不敢再崇德殿继续逗留。

如此大发雷霆的陛下,这还是他担任常侍以来见到的第二次,上一次是张角携八州之势起义时。

刘宏看着手下离去的背影,他敲打着掌心,似乎想起了什么,喊住张让道:“等等!”

“陛下可还有要事交代?”张让将身子埋得很低,恭恭敬敬道。

“死去的那名士子身份,可有查清?那十六枚血字,当真是那士子的死因?”刘宏恍惚间有些迟疑,看向自己亲信的宦官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