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琅琊王

第三十三章 征召各县人马

“兖州泰山郡跟咱们徐州琅琊郡的确是唇寒齿亡,其地理位置甚至要比咱们北面的东莞郡还要重要。的确不能让黄巾贼军占了去,与其让黄巾贼军占了去,那还不如让臧霸占了呢。臧霸此人本官知道,他虽为贼,可却不是那种胡作非为的恶徒,并不会肆意劫掠一般百姓。原则上,本官同意小王爷你去找臧霸救援,但臧霸毕竟是贼,小王爷你去找他的话,那一定要小心。”

官衙军帐内,太守赵昱听了刘容的讲述,他也认同刘容的观点,同意刘容去找臧霸。

赵昱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他既然身为琅琊郡太守,那么他就必须要考虑琅琊郡的安全稳定的问题,以及以后的民生发展的问题。

但是面对开阳城现在的局面,他的确也是有些束手无策的。

说实在,他虽是刘容的三国琅琊榜中谋士武将双榜的人物,但他的各项属性的确是一般般,没有太过突出的地方。尤其是智力谋略方面,只是一般般。他拿不出太好的策略来治理开阳以及整个琅琊郡。

因此,他也不得不倚重刘容这个琅琊王。对刘容的一些意见,他很重视。

赵昱原本对刘容的确是没有任何好感的,他听到的都是一些对刘容不好的传闻。所以,一开始对刘容的确不友善,带着敌意。

可见过了刘容后,发现刘容似乎并不像是传闻中那么的不济。并且,刘容对于黄巾贼军的态度,跟他是一致的,因而,早前对刘容的态度便已经由不友善转为中立。

刘容得胜归来,让他另眼相看,进而产生了好感亲近之意。现在,他的名字已经转变为蓝色,这次见到他时,刘容便收到了三国琅琊榜的提示,得到了3点自由属性点的奖励。

对此,刘容自然是心里暗喜的。在前往泰山郡增援奉高城之前,尽可能的增强自己的实力是有必要的。

刘容隐隐感到,这一次不可能再如早前那般的有惊无险,那么的简单了。

刘容对赵昱道:“赵大人,想让臧霸出出兵救援泰山郡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说需要给他什么的好处的问题。而是黄巾军这次进攻泰山郡城的兵马的确有些多,泰山臧霸虽然声名在外,可他应该也没有太多的兵马,未必愿意尽全力独自出兵救援泰山郡城。”

“哦?那么该如何是好?”赵昱还真的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只好向刘容询问。

“首先,我们官府也必须要出兵。只有如此,本王才更好的劝说臧霸。其次,赵大人你最好亲自率军前往,必要时跟臧霸见上一面,适当的答应他的一些条件。”刘容道。

“这……”赵昱为难的道:“见臧霸没关系,可现在我们出兵的话,哪里有兵?前往东海州府求巴只刺史出兵?那应该不可能的。”

“何须向巴只大人请求出兵?”刘容冲赵昱一笑道:“其实,咱们就有兵马。”

“我们的兵马?就是巴只大人留给赵某的五百官兵么?这不是分了三百人给你?现在都还有两百官兵没回来呢。你是说咱们新招募的这些新兵?不不,他们现在根本就不能打仗,没经过训练,连武器装备都还没有……”

刘容打断赵昱的话道:“赵大人,你是琅琊郡太守,治下有咱们开阳城以及莒县、即丘、缯国、东安等等共13个县。每县少说也都有两三百的官兵,赵大人你马上给各县下令,把各县的官兵调来,如此,便可以在短时间之内组建出一支两千来人的官兵。”

“你是说一下子把下面各县的官兵都调来?不不,这肯定不行,把各县的官兵都调来了,那么他们各县的防备怎么办?他们各县的治安秩序还要不要?如果各自因为没了官兵维持秩序,防卫他们的城池,那么全都一下子就乱了套。不行不行,本官真的不能做这样釜底抽薪的事。”赵昱连连摆手。

历史上,约也是这一段时间,就是赵昱号召数县的官兵一起对贼兵发起反击的,并打败了贼兵,立下了不少功劳。

刘容并不着急,缓声对赵昱道:“赵大人,且听本王说完。赵大人你下令调来下面各县的官兵的同时,给各县命令。命令中,先告诉各县,咱们开阳城遭到黄巾贼兵攻袭的一些情况,让各县官府以及百姓都知道黄巾贼兵对咱们琅琊百姓的危害。然后告诉各县,现在是非常时期,各县必须要做好贼兵来犯的准备。”

刘容说着,沉声道:“命令各县,自收到命令时起,马上全城动员,征召城内的权贵富户等等府兵家丁参与对他们县城的防备事务。同时,向城内的百姓征兵,从中抽取最为精壮的两三百人作为官府官兵预备队。如此,原官府官兵就只须留下三几十人来带这些新兵就行了。其余的官兵全都可以调来参与救援泰山郡的作战行动。”

“当然了,向城内百姓征兵,可以多征一些,除了抽调出来的两三百青壮之外,余下的,可以先组织起来,让他们作为城内的维持秩序的巡逻队。可以让城内的一些较有威望的,相对正直的人来管理这些维持城内秩序的巡逻队。”

赵昱听刘容说到这里,真的对刘容有些佩服了,不管可行不可行,这的确就是一个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