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之求道

第八十三章 传承到手

看着压下的大磨盘,徐诚神色依然淡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退意。

徐诚摊开手掌,一个炉子出现在他手中,炉子偶尔喷出一丝丝恐怖的火焰。

这是斗字秘!斗字秘攻伐无双,虽然只有一式,但可演化天下万物和神通,拥有它就不会再缺少攻击手段。

赤红色的炉子破空而起,与大磨盘展开惊天大碰撞。

空中火焰、黑光四处乱窜,那里开始能量余波都宛若惊涛骇浪,最终又归于平静。

徐诚脚踩行字秘迅速接近那个傀儡,要直接展开最激烈的搏杀。

那个傀儡也不逃避,本能的也朝着徐诚冲杀而去,他毕竟生前是大成王者,一身神通与徐诚差距也算不上有多大。

他们速度太快了,仅仅一瞬间就跨过了几万里开始缠斗。

一人一傀儡出手太快,几个呼吸间两人就交手数百回合。

突然,那个傀儡气血搬运出现了问题,他只顾着和徐诚激烈拼杀,但气血之力始终不够浑厚,后继无力。

徐诚的战斗意识何其强大,他敏锐抓住了这个机会。

抬手、握拳一气呵成,那裹挟着混沌气的拳头猛然打在傀儡的胸膛,将其击飞出去。

趁着那傀儡气血紊乱之际,徐诚探出一只巨大的手掌抓住傀儡。

随着一身神力不断的喷涌而出,手掌内的无尽星河开始崩塌,一瞬间那世界走向毁灭的力量就将傀儡包裹住。

没有丝毫悬念,那傀儡已经被毁灭之力绞杀,就连残渣都没有留下。

随着一场算不上激烈的战斗结束,徐诚收敛一身气血,看不出有多大消耗。他手臂一甩,拳头上粘染的血液也尽数被甩落在广场上。

徐诚再次看向那门户,那里没有傀儡再次走出。

他一个闪身就到了彩色门户近前,伸出手掌触摸那一层光幕,这一次果然没有感受到排斥之力。

“试炼会不会太简单了?难道是随着时间流逝,那些傀儡才失去灵智的?”

“如果傀儡存在灵智或者自我意识的话应该还能算的上一场试炼,毕竟有灵智的王者也不会轻易被一拳轰杀。”

门户已经没有了排斥之力,徐诚轻而易举的走进了小木屋内。

走进木屋的一瞬间,徐诚再次感受到了斗转星移般的伟力。

来不及细细感悟,他已经出现在了巨大高台上,面前摆着的正是之前就看见的伏羲龙碑和伏羲帝经。

徐诚轻轻一抓,那通体由道劫黄金打造的伏羲龙碑就轻而易举的被他拿在了手里。

这块碑只有一尺高,表面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纹。尽管没有催动这件帝兵,徐诚依旧可以感受到其中可以崩断星河的伟力。

在徐诚的探查下,伏羲龙碑中已经没有器灵,甚至这块碑都缺失了一小块。

没有灵智的帝兵已经难以复苏,何况还缺失了一个边角,这块碑再也不复曾经的极道威能。

徐诚并没有太过失望,这块碑再加上吞天魔盖已经能够勉强抵挡住真正的极道帝兵了。

徐诚再虚空一握,伏羲帝经也是轻易的落在他的手中。

“就这么简单,传承如此容易就到手了,其他布置都在岁月下化为尘土了吗?”

徐诚有些意外,这一场试炼对他来说太过简单,他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