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法师之次元为王

第九十三章 罹灾者,你好

于玄有些叹气,他就知道,这些什么专家写出来的东西就没一个实用的!

“你手中的《野外狩猎实录》是一位理论丰富的初阶法师编撰的,内容不错没什么错漏,但...要是真按照上面说的去做的话...”

“你会死的很惨。”

声音是从于玄的身后传来,于玄诧异转头,与来人的目光对上。

在这一瞬间,于玄的心中突然涌现出一股奇怪的感觉。

契合而又排斥,这两种对立矛盾的感觉同时出现,让于玄感到一阵异样。

当然了,这不是什么爱情的火苗。

而是...

于玄在对面那人的眼中看出了一丝同病相怜的怅惘。

随即于玄很快反应了过来,这种感觉...是,罹灾者?

罹灾者,在国内,目前最出名的一位正被压在天山底下封印着呢。

天生冰系魂种——前任国府成员,秦羽儿。

罹灾者,顾名思义,是世人眼中会带来灾难的存在,每一系的罹灾者同一时间只能出现一位。

原着之中秦羽儿死后,穆宁雪凭借天生灵种和冰晶刹弓成功继位,成为新的冰系罹灾者,在被流放南极之后更是借此突破到了冰系禁咒,一跃成为世界顶级实力强者。

罹灾者如何出现?

他们身负部分权柄诞生,是被权柄选中的幸运儿,应运而生,本该是天之骄子、位面之子般的存在。

但...因为一个组织的存在,他们沦为了过街老鼠,必须躲藏在阴沟之下。

圣裁院!

国际八大魔法组织之一,与帕特农神庙、猎者联盟、五大洲魔法协会并列!

最高层成员:两位神官,十三位判官,俱为超阶以上的存在。麾下圣裁与异裁法师亦是皆为超阶存在!

地位无比超然,象征着人类最高的审判权威。

罹灾者,就是圣裁院所要打击的主力之一。

因为他们拥有的力量太过超然且难以掌控,参考原着之中丁雨眠超阶之后控制不住影响周围所有人情绪的bug存在。

还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吴苦!

雨灾者!撒朗座下大掌教,博城与古都灾难背后最关键性的人物,就是利用了他作为罹灾者的天生魂命帮助撒朗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戮。

罹灾者能力太强且极难被限制,一旦失控就很有可能造成原着之中吴苦这样的例子,所以圣裁院对于这种不稳定因素严厉打击,不允许有任何罹灾者的存在。

这有错吗?至少在圣裁院看来是没错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看来,也是没错。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于玄知道,所谓罹灾者并非是不可控制的,而只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力量与他们所能控制的力量不相匹配才会出现这种失控的情况。

穆宁雪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新的冰系罹灾者,突破到了禁咒之后,她才能够掌握属于自己的那份天生魂命,并且将罹灾者的天赋转化成了自己的实力,很可观,至少原着中那个冰系老牌禁咒老妖婆就完全不是她的对手。

当然,穆宁雪是特殊的。

她是在秦羽儿死之后才成为的罹灾者,而非像其他人那样一出生就是。

这是她莫大的优势!

因为从一开始实力就是自己生上来的而非依靠罹灾者的天赋,她对于自身的实力掌握要比其他罹灾者要好上很多,才避免了失控的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