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斗士的我穿不上圣衣

第十六章 王的宴会(求追读!求推荐!)

自从和小樱见完面之后,东旭和奥斯曼狄斯便回到了冬木市。

没有主动去寻找其它御主,也没有御主前来找麻烦。

毕竟东旭和奥斯曼狄斯的组合,足以碾压其它任意一组御主和英灵。

实力才是一切的根基。

这几天他没闲着,拿着从爱因兹贝伦家得到的“大圣杯”设计图纸,主动向奥斯曼狄斯询问起如何独立构建“大圣杯”。

在付出两瓶苏摩美酒之后,他得到了奥斯曼狄斯的倾囊相授。

大道殊途同归,东旭的实力已经超过这个世界,大部分的魔术师。

更何况他本就被称为天才,理解起“大圣杯”的构造,了解如何构建,进步非常惊人。

就在他完全明白“大圣杯”的结构原理之后。

独自一人在家的东旭,收到了征服王伊斯坎达尔的邀请,前往郊外的爱因兹贝伦庄园,参加一场王的宴会。

想到原着中的三王会面,脸上也是浮现了感兴趣的笑容,不知道这次多了奥斯曼狄斯和他之后,王的宴会是否会变得更加有趣。

......

......

当晚,东旭随意地穿着T恤衫牛仔裤,来到爱因兹贝伦的庄园。

此时,在场已经聚集了征服王伊斯坎达尔、亚瑟王阿尔托莉雅、英雄王吉尔伽美什以及法老王奥斯曼狄斯,两位御主爱丽丝菲尔和韦伯,则站在几人周围,一脸担忧。

见到奥斯曼狄斯,东旭便忍不住翻白眼。

自从奥斯曼狄斯品尝到异界美食之后,总是想方设法地,想从他手中品尝到更多的饕餮珍馐。

而这几日又刚好有求于他,导致弑神手环中的食物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奥斯曼狄斯假装没看见他,抿了一口酒杯中的美酒,细细打量着酒杯,似乎酒杯之上,有着未解之谜,吸引人眼球。

相处多日,东旭早已知晓奥斯曼狄斯的厚脸皮,无奈地叹了口气。

自顾自地坐在伊斯坎达尔与阿尔托莉雅中间,正对着奥斯曼狄斯,他不相信奥斯曼狄斯能盯着酒杯,看一晚上。

征服王也不在意两人为何要隔着坐,反而是举起酒杯,打算和东旭共饮一杯。

只是在场的黄金酒杯只有四个,一时间几人看向了黄金酒杯的主人。

吉尔伽美什毫不在意众人的目光,举着酒杯,淡定地喝了一口,看向伊斯坎达尔。

“听闻这次是王的宴会,为何邀请不相干的人参加?杂碎。”

伊斯坎达尔不在乎吉尔伽美什的羞辱,在他看来王应该有容人之量,有能力的人有些怪癖,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与东旭比试过,明白其实力,更重要的是在比赛过程中,他身上涌现出身为王,才能与之匹配的磅礴气魄。”

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东旭,想看穿他到底是什么样的王。

东旭也没有理会吉尔伽美什,从弑神手环中,拿出用山铜边角料制成的酒杯,以及苏摩美酒,给自己倒满了一杯。

对面的奥斯曼狄斯坐不住了,蠢蠢欲动,也想来上一杯。

但在其他人面前,身为法老王,还是想保留点尊严,只能咬牙切齿地盯着东旭,用眼神暗示东旭,给他也满上。

回味了一下神的美酒,扫视了在场的众人,嘴角上扬,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