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开局女帝跪求我解毒

第106章 升官还是回家种地

第106章 升官还是回家种地

“林总管!”

“参见林总管!”

三日后,在林逸晨带着众多西厂番子和小太监,押送着几十车绢帛和铜钱的赶到潼关后,这潼关知府杜明和统帅二万边军的副将高建德均是恭敬的向林逸晨行礼。

“两位快快请起,两位都是我大奉栋梁,本总管代表陛下前来犒军,还是要依仗两位的忠心扶持!”

林逸晨笑着搀扶起这知府杜明和副将高建德,笑着对俩人说道:“陛下有令,二万边军平叛归来,劳苦功高,甚慰朕心。”

“所以每人特赐布二匹,钱一吊,并赏赐酒肉若干。”

“臣代二万儿郎,谢陛下隆恩!”

这高建德立刻单膝跪下,恭敬的向长安方向抱拳行礼,算是拜谢了女帝。

“稍后便请高将军派人引领,由本总管带来的人亲自把赏赐替陛下发下去!”林逸晨在高建德起身后,便笑着对高建德说道:“要让所有士兵,都感受到陛下慈母般的恩德!”

“这——”

听到林逸晨的话,高建德立刻神色一僵,有些凝重的踌躇着。作为陇南王的心腹,陇南王离开潼关前给他下的命令,便是让他守好这二万边军。

毕竟这是陇南王的真本钱,他虽然嘴上喊着忠军报国,但却不愿意让自己的部下都被女帝和林逸晨收买!

“怎么,高将军是不愿意让大家领取赏赐了?”

林逸晨自然就一眼便看出了高建德的犹豫,他立刻笑着说道:“要是大家不愿意领取陛下给予的赏赐,那没的说,本总管便只好立刻离开了。”

“这当然不是!”

高建德立刻摇头,开什么玩笑,要是让两万士兵知道高建德拒绝了他们的赏赐。那这些大头兵才不会管高建德是什么副将还是心腹呢,他们只会直接杀了挡他们财路的高建德,重新推举一个副将!

“就是军营杂乱,属下担心大头兵们不懂事,再冲撞了林公公您。”高建德苦笑着解释:“不如林公公把这赏赐先送入潼关府库,然后再由专人发下赏赐。”

“无妨,本总管对军营一向颇感兴趣,就直接入营赏赐!”

林逸晨顿时冷眼看着高建德:“陇南王殿下已经带兵到蓝田任禁军左营卫将军了,所以你们这两万人,目前是由本总管作为监军而直辖的!”

“有些话本总管也就直说了,高将军是想更进一步,还是想卸甲归田的回家种地?”

“咕咚。”

听到林逸晨这露骨的话,潼关知府杜明立刻脸色苍白的退后一步,额头上更是溢满了浓郁的冷汗。因为这稍有不慎,那就会酿出兵变啊!

他可不想陪林逸晨这个愣头青一起死!

“林公公这是何意?”

高建德神色一凝,眼眸中满是精光和寒芒的盯着林逸晨:“两万边军是陇南王的旧部,陇南王刚刚德胜归来,陛下就想剥夺陇南王的兵权。”

“他就不怕世人非议,说她残害忠良?”

“高将军这话本总管就听不懂了,所谓四海之内,均为王土。率土之滨,亦为王臣!”

“陇南王是陛下的臣子,这二万边军自然也是陛下的军队。”林逸晨笑道:“陛下给予上次,再让他们驻扎潼关,这有何不可?”

“高将军还有什么意见,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