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大宋

第七十四章 扬州商贾文化

“是的!”台上的张鹏远,听到有学子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心里也是欣喜不已。

“若是以后你们能向西而去,最后从东边回到大宋,其实也就完全证明了我们的大地是个球体。”

“当然,这路程实在太远了。而且,我们的地球上,大多都是海洋。”

张鹏远的这堂课,没有讲解太多,便让各学子自由探索起来。

“先生,这地球说,是从格物学院所来的吗?”张鹏远临走之时,卫礼忽然拦住了他。

“是的。”张鹏远打量了卫礼一番,点了点头。

“若是想学习更多,明年可以去格物学院。”

“谢先生!”

卫礼对这传说中的格物学院,更是好奇起来。同时也是暗暗下来决心,明年一定要去格物学院。

张鹏远是格物学院来鄂州传授通识知识的唯一一人。

今年毕业后,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在开封府附近的州府进行传道授业。

赵祯觉得原计划的每个州府派一个学子担任教授,行使起来颇为艰难,就暂且废除了。

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想去的州府,就算是重复也行,尽量一个州府不超过十人。

他是跑得比较远的了,所以也就他一人来到鄂州。

靠近东京城的州府,一般都至少会有四五个学子授课。

大概是得益于自己的相府子孙的身份,他独自一人在这鄂州还算是平安无事。

而且,讲起课来,也没有太过于谨慎。

像是埃及艳后的故事,可就不是一般人能随便讲的。

……

明州,城东海边。

这里有着十几条长码头,码头上停满着从大宋各地和海外飘来的大帆船。

岸上,还有一栋栋仓库,大多都是水泥和砖石混建而成,都是各个商行的这些年建造的。

不过,就在这些仓库后面两里远的小山下,最近建起了一座大庭院,庭院外面挂着一个横匾。

“四海学院!”

“前日已经讲完了安南国,今日我们再来讲讲安南国的敌人。”

“占城国。”

底下坐着的几十个学子,都是四海学院刚刚招录的新生。

不过相对东山学院,四海学院的学子,但多看起来寒酸很多。

其实这些学子,基本都是海边渔民船工子弟,又或者是那些穷苦的儒门学子。

只有一两个是来自海商家庭。

“占城国,又叫做占婆国,都城是毗阇耶。”

“现在的国王是阇耶僧诃跋摩二世!”教书的先生郑扬,认真地将国王的称呼,写在了黑木板上。

这方便好用的黑木板现在已经在大宋流行起来了。

配合黑木板使用的石灰笔,大宋也有着数不清的商行作坊在生产。

明州城外就有一家。

其实这也暗里提高了各种知识的传播速度。

“占人起自汉代日南郡的象林县,和安南一般,曾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占婆所在的地方,水分富足,日光充足,水稻一年三产。”

“一年只有春秋和夏天,从来没有雪,所以也从不会有冻死人的事情。”

“加之物产丰美,所以就是懒汉,也是衣食无忧。”

……

明州的四海学院,一直讲授的都是有关海外的各种知识。

这也是这些海边子弟们最需要的。

这里教授通识知识的郑扬,来到明州的时候,就是打算在这里重点传授一些与海洋海外相关的知识。

这些学子,现在大多也都是免费入读,他们大多数人,也根本不知道有格物学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