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拯救太后

第6章 子贤大才

杨赐突然对刘宽说道:“文饶兄,子贤大才,老夫倒是喜欢,如若老兄肯放人,老夫帐下到还有个实缺。”

刘稷内心大喜,杨赐是太尉,这太尉是统兵的,那他帐下的实缺,那可是带兵的,难道老子真的要发达了吗?

可刘宽却问道,:“子贤,杨太尉很是欣赏你,你是否也有想法去其账下高就?”

刘稷心想,你这不废话,我做梦都想。可转念一想,不对呀,自己要是答应了,不是忘恩负义吗?要真是答应去跟杨赐混,刘宽会觉得自己是个白眼狼,而杨赐肯定也会轻视自己。一个不忠的人谁敢用?尤其是在古代。

妈的,这两老东西莫不是唱双簧给自己下套吧,试探自己是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刘稷想明白了,说道:“谢杨太尉好意,然而小子已经在宗室府当差,岂敢三心二意?小子年轻,还需历练,其实两位大人都是为国为民,小子在哪当差,都是为国尽忠。”

杨赐摸了摸长须点头笑道:“子贤义也,既不愿来太尉府,老夫岂敢勉强。”

下了大殿台阶,刘稷见杨赐上了马车,对着他马车行了一礼。刘宽说道:“子贤,你后悔了?你若后悔,老夫可以再去找杨太尉。”

刘稷笑道:“伯父不必多言,子贤虽有凌云之志,但绝非忘恩负义之辈。伯父待我如己出,侄儿岂能另攀高枝?虽然侄儿对这宗正府记事确实看不上眼,但我会尽量做好的。绝不会辜负伯父的安排。只要伯父不赶我走,别说是去太尉府补个缺,就是拜我为大将军,我也不稀罕。”

刘宽看向刘稷,觉得一时有些恍惚,突然觉得不认识这小子了。

两人上了马车,过了一会,刘宽说道:“子贤,以你的本事做个记事确实屈才了,不过你放心,老夫会替你向天子说明的,将来老夫希望你能接任这宗正的位子。”

刘稷暗骂,这宗正位置谁稀罕?不带兵不管民,到了乱世,屁用都没有。

刘稷说道:“谢谢伯父,不过实话实说,我对接任宗正一点兴趣都没有,侄儿想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哪怕是个县令都行。”

刘宽笑道:“子贤,你莫不是希望老夫给你去捐个官吧?”

“伯父,侄儿没有此意,不过一个比喻罢了,侄儿只是想做些实事,侄儿知道民间疾苦,所以想治理地方。”

刘宽说道:“世人为官都想削尖脑袋进入朝廷中枢,子贤却想着去治理地方,看来你真是心系为民与众不同。”

刘稷心想,在朝廷打口水仗吗?到了董卓来了还不等死?现在去地方可以发展实力,暗中积蓄力量,等到乱世来临,可以抢得先机。可这些话又不敢明说。

“伯父,侄儿带来的盘缠都花完了,如今囊中羞涩,今天陛下突然问寿礼,侄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才做了首诗。所以想向伯父借点钱。”

刘宽笑道:“需要钱到帐上支取就就行,只要数目不大,老夫怎会不允?”

“谢伯父!”

“伯父,恕侄儿直言,这宗正虽是九卿之一,但实际上并无多大实权,您是陛下近臣,又是皇叔,何不谋过实权之位?哪怕是去地方上任郡守刺史,也比这个强。”

刘宽摇头,说道:“子贤,老夫自出仕以来,桓帝时期,便做过东海国相、尚书令、南阳太守。陛下登基后被征为太中大夫,在华光殿侍讲,后转任侍中、屯骑校尉,再迁光禄勋。熹平年间,曾两度出任太尉。”

“这些年,朝中党争不断,老夫几进几出,虽未禁锢,但不管是阉货,还是党人,都不曾加害于老夫,陛下仍然对老夫委以重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刘稷摇了摇头,笑道:“原来伯父才是官场的常青树,如我所料不差,伯父只怕一向是个和事佬,两边都不得罪。加上您是宗室长辈,德高望重,陛下也舍不得放您出去。您不愿得罪人,这太尉之职肯定是不能长久。所以任宗正更为合适,可谓是人尽其才。”

刘宽盯着刘稷,突然觉得这小子比谁都清楚自己。:“子贤,官场复杂,朝堂更是复杂,你若想办事,就得照顾方方面面,过钢则易折,往后不可锋芒太露。”

刘稷不由感叹,若是太平盛世,自己学刘宽混吃等死,倒也没什么,可要想称霸一方,这种性格早晚是个死。但现在也没必要去争论了。

“伯父放心,侄儿受教了。”

长秋宫,皇后秘密,丁尚宫说道:“娘娘,今天您可看清刘稷了?此人不光长相俊美,更是才学出众,而且为人机灵。他明摆着郎中羞涩,拿不出贺礼,却做诗祝寿,真是好胆。”

皇后笑道:“丁姨,你老是夸他,是不是又打什么主意了?”

“娘娘,奴婢只是一心为了娘娘。”

皇后不出声,只是一直在回忆刘稷的眼神,那双眼睛,眉目传情,胜过千言万语。

这时郭胜走了进来,:“娘娘,众大臣回府了,刘稷也跟回宗正府了,奴婢还得到一个消息,前几天他把宗正府司府令给打了一顿,事后还反咬口。”

“娘娘,此子倒是有才,奴婢今天本想试探他一下,没想到倒让他出了众,只怕给陛下,给众大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后说不定会得到重用。”

丁尚宫问道:“郭胜,娘娘也很欣赏这小子,你想个办法把他弄进宫来。”

郭胜见皇后没出声,想一下,说道:“娘娘,若想让刘稷进宫,有三个办法。”

“第一,净身做内侍。第二,进宫做太医。第三,进宫做侍卫。”

“这第一嘛,奴婢就不说了。第二嘛,做太医要有医术,这刘稷乃是宗亲,只怕不会学医匠这门手艺,肯定不懂医术。以奴婢之见,最好是让他进宫做侍卫。”

丁尚宫说道:“可侍卫也不能进入长秋官,最多只能站在这城墙上罢了。”

郭胜笑道:“只要他能站到长秋宫墙上,奴婢自然有办法让他进来,并且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皇后还是没出声,但也没反对。

丁尚宫说道:“郭胜,那你就想办法让他进宫当侍卫吧。”

“丁尚宫,奴婢也想啊,可想让他当侍卫首先得征求刘稷本人的同意,再者卫尉周期奴婢与他没有交情,只怕他不同意啊?”

丁尚宫急了,说道:“那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郭胜想了一会,空然眼睛放光,来到皇后面前。

“娘娘,奴婢有一计,或许可行,但是行娘娘恩准。”

皇后反问,:“说吧,何计。”

郭胜看一眼房门,见门早已经让丁尚宫关好了。

“娘娘,奴婢与永安宫中常侍宋典交好,不如奴婢去劝说宋典,让太后去召刘稷进宫当侍卫?”

丁尚宫惊道:“郭胜,你的意思是说把刘稷推给太后?”

郭胜隐阴险的笑了笑,表示认可。

“不行不行,刘稷是娘娘看中的,怎能便宜了太后?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丁尚宫连忙反对。

郭胜却笑道:“娘娘,奴婢不过是借太后所好让刘稷进宫当侍卫,又不是让刘稷去伺候太后。”

“等到刘稷进宫当差,奴婢就就有办法让他来长秋宫,这样一来,即便今后出了什么事也有太后兜着,不关娘娘什么事。退一万步讲,就算以后事情败露了,是太后娘娘所为,关皇后娘娘您什么事?”

“太后娘娘是陛下的亲生母亲,就算发生天大的事,陛下也不敢声张,娘娘等于给自己找了一张挡箭牌,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要是刘稷真跟太后娘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娘娘您不等于抓住了太后的把柄吗?这对您来说不也是一桩美事吗?”

皇后双眼看向郭胜,仔细一琢磨,觉得郭胜言之有理。

点了点头,说道:“郭胜,此事本宫就当什么也不知道,你自己把握分寸,切记,千万小心,万不可留下把柄。”

“诺!”

说完郭胜便离开了长秋宫,前去找宋典。

而在永安宫内,董太后今天也喝了点酒,刚躺下休息。

“小宋子,哀家有些累了,今晚的晚宴就免了吧。”

宋典说道:“娘娘,各宫娘娘傍晚会来向您祝寿呢,今天是您寿辰,这酒宴怕是免不了。”

太后说道:“哀家累了,不喜太多吵闹,你去告知陛下,就说晚宴免了,哀家要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