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第67章 兴渔盐之利

孙策又决定去往会稽郡的海盐县进行巡视,海盐县,海盐县,顾名思义,就是以盐而闻名。

海盐县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始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

盐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对于现在这一时代来说更是一种战略物资,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朝廷采用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笼罗天下盐铁之利归官,在各地设置国家的盐铁机构,任命从前以经营盐铁致富的人为吏。

此举将原由豪富占有的产盐滩灶收归国家,由官府直接组织盐业的生产、转输与销售,并不借手商贩,官自煮盐,官自卖盐,产运销三项完全官营,后世的盐史学者称之为“全部专卖制”。

光武帝建立新潮后,为巩固重新建立的汉家政权,实行了减轻赋税政策,将西汉以来推行的食盐专卖法废除,不但罢免私煮之禁,还放开民众制盐,允许自由贩运,对于产盐较多的郡县设置盐官,征收盐税,因其产制运销皆任民营,官征其税,后世的盐史学者称之为“就场征税制”。

月初,孙策领兵至海盐县巡查,这一次孙策轻车简从,由孙河和徐琨统领五百士卒进行护卫,随行的还有会稽太守顾雍。

海盐县并不是大县,人口不多,约莫三万余,户数不足万户,此时的海盐县长,正带领手下的一众佐官属吏等待着孙策的到来。

此人姓陆名飞,字子鹏,乃是吴郡人,他长得其貌不扬,皮肤也有些黑,身材更是有些矮小,不过倒是十分精壮。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多官员都喜欢推举容貌出色之人,像陆飞这般长得不出色,还又黑又矮的,大多能爬到担任一县县长就到顶了,更别提继续往上升迁了。

毕竟无论是哪个时代,人们都是极为注重仪表的,就连罗贯中在演义里也写过,就连庞统和张松等才华出众的,都会因为貌丑而失去很多机会,更别提其他人了。

不过,想要广纳贤才的孙策,当然不会那么在意外貌,更不会单以外表论才学,因为在他看来,只要能做出成绩来的,就是自己成就大业路上的好榜首,这种人不论美丑,孙策都是来者不拒。

显然,怀着这种想法的孙策前来视察海盐县,对于海盐县长陆飞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当然,孙策可不会专门去照顾一个小小的海盐县长的自尊,毕竟他作为实打实的一方诸侯,需要要考虑的事情多得很。

比如说现在,孙策思索最多的便是有关麾下盐业的变革,乱世期间,光武帝当初推行的盐政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作为一方军阀,他必须将盐的生产掌握在手中,这种战略资源怎么可能放心让私人掌控呢?

......

海盐县城不过是夯土城墙,只有城门处包上了青砖,不过这是一座小县城,战略位置也不重要,所以城墙如此也算正常。

看到缓缓而来的队伍,陆飞带人快步迎了过去,带头对着孙策拱手行礼道:“属下拜见将军!”

孙策下了马,看着他问道:“你便是海盐县长陆飞?”

陆飞点了点头,孙策看着他略丑的外表,沉吟了一会儿后,说道:“时间还早,就先不入城了,陆县长直接去我们去盐滩看看吧!”

陆飞一愣,随即面上露出了一闪而逝的喜色,他很清楚,这是表现的机会来了,他将手下的官吏留下,骑着一头驽马,为孙策等人带起了路。

路上,他朝着孙策拱手道:“将军,海盐县盐滩广布,基本上有海滩处皆可煮盐。”

不出所料,如今生产盐的方法还是最原始的煎煮法,所谓的煎煮法,即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产出的盐质量也比较差。

煎煮法的一个重大缺陷,就在于需要足够的燃料,海水是取之不尽且容易得到的,但要得到足够的燃料,就得有人去砍伐薪柴才行。

海盐县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是以煮盐为生,因为煮盐需要灶台,所以每一户又被称作灶户。

这些灶户家中都偏爱生养男娃,因为比起女娃,男娃长大后大多能成为砍柴好手,只要薪柴足够,每日煮出的盐也要比别人家多些。,如此便可让其家中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至于那些家中壮丁少,甚至没有壮丁的,日子自然就过得比较苦了。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孙策看见了不少浓烟,还有浓烟中的百姓,他带着众人走到近处,灶户看到陆飞后纷纷向其打起了招呼:“陆县长又来了!”

通过这些人的表现来看,陆飞这县长显然做得还是比较不错的。

接着,孙策又认真观察了一番灶台,灶台为方形,是以砖砌泥糊而成,其上安放了一口方形铁质平底盐锅,旁边还堆满了木柴,和几个已经制好的盐包。

盐包是被放在一个大木筐中,孙策打开一个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种暗黄色充满了杂质的东西也能叫盐?

之所以旁边没人来阻挡孙策,是因为他们都猜测孙策是个比陆飞还要大的官,毕竟他看起来还十分的年轻,却能让陆县长能在身后点头哈腰,其地位定然是远超陆飞的。

“这些便是已经煮好的盐?”孙策指着盐包中问道。

陆飞答道:“是的,寻常百姓吃的大多是这种盐,不过主公府中的应该是益州来的井盐!”

孙策思索了片刻,又问道:“这种煮盐产量如何?”

陆飞无需思索,脱口而出道:“若是烧的薪柴足够,每日每锅可出盐十斤。”

闻言,孙策当即决定将晒盐法教给那些灶户,以此扩大产盐量,毕竟产盐量越大,就意味着他能获得的盐税越多。

回到海盐县城后,孙策便与陆飞和顾雍商议了晒盐法,两人听后啧啧称奇。

翌日,海滩边就出现了盐田,这是孙策在进行试验,盐田共分为两部分,一边是蒸发池,另一边则是结晶池。

具体的步骤是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后,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也就是常见的粗盐。

果不其然,才过了三天,盐田里就晒出了白花花的粗盐,看到这一幕,整个海滩上的灶户都沸腾了。

有了晒盐法,他们再也不用每日起早贪黑地准备柴火了,而且往日他们辛辛苦苦劳作,得到的盐量却不及晒盐法的十分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