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孩子,是娄晓娥的孩子。
也就是外人眼中的干儿子干闺女。
毕竟他和其他老婆的孩子,岁数还不到呢。
居委会大妈指的孩子,也是说的,他在娄晓娥家的干儿子、干闺女。
毕竟就算他和娄晓娥的孩子在外人眼里,是干儿子、干闺女。
但那也是林日成的孩子,南锣鼓巷居委会大妈难做,就找到了正阳门居委会大妈,正阳门居委会大妈一听,也很难办。
而至于下的乡......
其实林日成耍了个滑。
他让孩子去的昌平的红星公社,秦家村。
字面意思,就知道林日成压根没想让自己孩子受这种苦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时不时给自己老丈人家送一些粮食肉菜,然后给自己的孩子偶尔开开小灶。
然后顺便让他们适量的感受下底层的苦,明白一下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就差不多了。
一切不该由他们承担的磨难,林日成都会给他们挡下来。
对于别人家是被逼无奈,对于林家孩子,那就是纯粹的磨练去了。
乡下什么日子,林日成可比这些居委会大妈最有发言权,他之前只要有机会,就跟秦淮茹、秦京茹,或者梁拉娣一块下乡。
林日成虽然前世小的时候是农村人,但他出生的时间很巧,他是九五后,上学以后,家里条件就开始好了起来,所以他吃的乡下的苦,其实很有限。
所以,他就趁着跟老婆回乡下的机会,也经常感受感受,这个时代的乡下的真实生活。
真要是把孩子送到距离很远的乡下过,还没有他的庇护、帮助,吃得苦可不止是电视剧上看的那般简单。
去了一个根本就是陌生的地方,生活不习惯,交流有鸿沟,人家有些村民还对你有偏见。
就等着被欺负吧。
与此同时。
江辽省吉春市,也有一家人在为了上山下乡的事情而商议着。
只不过,他们却很是忧愁。
因为他们可没人帮助。
东升照相馆。
照相馆内。
大三线工人周志刚站在柜台前,收到五张黑白相片,连忙感谢,转身离开了照相馆。
在门口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周志刚将照片握在手里,看了又看。
恐怕,这照片,就是他们全家以后想念对方的唯一寄托。
而这次回家,恐怕也会是他们周家的最后一次相聚。
纵横交错的东北街巷之间,一片银装素裹。
周志刚骑着自行车一路向着自家赶去,偶尔跟光字片的邻居打打招呼,却也是有些心不在焉。
周家。
周家长子周秉义站在屋内,看着箱子里的许多好书,一边点数,一边跟弟弟说着:
“这一共是六十一本,都是很难得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别人的。”
周秉义看着箱子里的东西,心中感慨万千。
“有老师的有同学的,看管好~!”
周秉义说罢,再次向弟弟秉昆重申一遍。
“秉昆啊,你呢,最好都读一读,你读书太少了。”
周蓉走了过来,手上捧着两本书,放进了箱子里,“现在是六十三本了,这两本是我的朋友送我的,一定要珍重,千万不可以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