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寒门

第290章 商琉璃来了

徐漠和陈妙依没有进城,因为他们要回古山村。

就在徐漠准备上车离开的时候,胡茂川和祁师爷走了过来,叫住了徐漠。

“胡大人,还有事吗?”徐漠拱了拱手,问道。

胡茂川立刻拱手回礼,然后道:“徐公子,明日我就会将免税减税的告示张贴出去,并且会派人去兰雁关和其他的地方进行宣传,让大家都知道信州县如今减免税费了。”

徐漠很是意外:“胡大人,没想到才过了两天你就决定出告示了。”

徐漠原本以为胡茂川会磨磨蹭蹭拖个十天半个月再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效率。

胡茂川道:“既然已经决定了,干脆就早点开始,拖下去对我、对信州百姓都没有好处!”

“这倒是!”徐漠肯定的点了下头。

紧接着,徐漠就问:“对了胡大人,你准备免税多长时间?”

胡茂川回道:“半年,因为再过半年我的任期就到了。”

徐漠点头表示明白,随即给胡茂川打了一剂强心针:“胡大人,你放心好了,不用等半年那么久,顶多一两个月便会有起色的!”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胡茂川听到徐漠这么说,瞬间精神就振奋了许多,眼睛也亮了不少。

同胡茂川聊完之后,徐漠和陈妙依便上了车,由秦木头赶着车往古山村方向去了。

..................................

回到古山村的第二天,徐漠订的十套蒸馏设备便送了过来。

徐漠顿时兴奋不已,然后干劲十足的投入到了设备的试用中。

接下来的七天时间,徐漠顺利的将十套设备全都利用了起来。

其中的三套,徐漠专门用来蒸馏高度酒精,其余的七套徐漠都用在了五款香型的香水制作上。

因为长石和方解石还没有着落,徐漠目前只能用小瓷瓶作为香水的容器,不过徐漠也在小瓷瓶的外观上下了功夫。

虽然小瓷瓶的颜色都采用了白色,但徐漠会因为装的香水不同,在瓶身上绘制相应香型的花朵和景物,并且还会配上一两句应景的诗句。

就比如蔷薇香型,瓶身上画的是满院的蔷薇花,配的诗句是: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又比如牡丹香型,瓶身上画的是富贵吉祥的大朵牡丹,非常耐看,配的诗句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另外三种香型,月季、百合、马蹄莲也都有相应的绘制和诗句。

在第一批样品完成的时候,徐漠还是挺满意的。不过徐漠心底依旧认为,香水这东西就得用玻璃瓶装才能显出档次。

徐漠早就想好了,等将来琉璃瓶制作出来,他是要在瓶身上镶金镶银,甚至镶宝石的,这样才能让香水显得更高档,更奢华,更尊贵。

----------------------------

几天后的清晨,徐漠正在家里睡懒觉,突然陈妙依就快步走了进来。

“夫君夫君,商大人来了。”陈妙依道。

“哪个商大人?不认识,你让我再多睡会儿吧......”徐漠这时还很困,完全想不起来商大人是谁。

陈妙依摇了摇徐漠,说道:“夫君,还能有哪个商大人呀!就是玄天司那位,商琉璃!”

徐漠听后马上睁开了眼睛,因为他终于想起了谁是商琉璃。

这也难怪,徐漠自从去了富春县,遇到了各种事情,各种状况,回来以后又忙得不可开交,早把商琉璃这人给忘在脑后了。

徐漠问:“商琉璃真来了?”

陈妙依点头道:“是真的,夫君!商大人就在外面呢,你快些起来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