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时现在没有精力特别关注草原上的战事,不过托程咬金的福,还能时常接到战报信息。
李世民自己不在北疆,可是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草原之上。
不是他信不过李靖将军的指挥能力,而是作为一名天生的统率,对这场关系到大唐命运的战事,自然会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关注。
除此之外,还有朝堂之上的斗争。
现在已经到了贞观朝,可是武德老臣的影响力依然非常大。
一日不让原秦王府派系的大臣们掌握局势,李世民就一日无法完全施展自己的抱负。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面是越来越倒向李世民的,不过这依然能占据他极大的精力。
韩东时奇怪的点就在这里。
朝中明明有那么多的大事要处理,你李世民天天往自己的地盘儿跑啥啊?
最初见面之时,李世民就对自己非常重视,这不假,可是之后李世民因为自己的拒绝,起脾气了呀。
韩东时本以为自己会受到李世民的压制,几次有新的计划都是通过程咬金和秦琼两位国公跑去替自己说话,或者试探口风。
但是,所有的计划依然能得到李世民的默许甚至支持,现在自己都调任罗州刺史了,他在朝中一大把子事情,还来?
韩东时真的摸不准这位帝王在想什么了。
按他的脾气,就算你皇帝来了,也跟自己没啥关系,他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朝廷又能拿他如何?
不过,有些事情也不能全顺了他的心意。
人家李世民跑到罗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一坐他们已经建成的有轨道路。
虽然他们的“手动”摇摇有轨车,效率还不能让韩东时满意,但对于唐朝之人来说,绝对是个稀罕玩意儿。
李世民在朝廷之时就听到了大臣们的争论。
不论是有轨道路还是运输车,都需要消耗“巨量”的铁器,他也好奇,韩东时绝非蠢人,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竟然也要推行这个计划。
现在韩东时建起的有轨道路,正好是离山区最近的,所以韩东时离开山区之后,几乎是跟李世民的御驾撞个正着。
这样的位置,若不去问候两声,那就等于“故意避开”了,这就显得太过刻意。
韩东时倒不在乎李世民怎么看他,但他更不想因为李世民而刻意避开皇帝啊。
他立即下令,开始让车队向着御驾所在行去。
没想到,这次御驾的规模如此之大,远在五里之外就能看到巡视的骑兵。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次不仅是陛下来了,就连皇后与最年轻的皇子公主也一起前来。
“皇后?皇子?公主?”
韩东时愣了一下。
他知道,皇后自然是李世民早年娶的正妻,年仅十三岁便嫁给他的长孙皇后。
这也是一代贤后,韩东时还真想见一见,不过对李世民的儿子女儿,他只知道最有名的那几位,不知道这次带了哪两人来。
“请你们转告陛下,我带了白族族长之女,希望能面见陛下,表达效忠之意,为免君前失仪,我们先在此扎营,让白族之女盛装面圣。”
韩东时找了个正当的借口就地扎营,实际上,他们赶了大半天的路,也懒得再走了。
现在他们的位置,正好在有轨道路的站旁,五里的距离,哪怕对于手动的“摇摇车”也不算是多远的距离,很快就有赶到。
就连御卫也没想明白这个道理,否则的话必定要对韩东时拔刀相向了。
他这哪是要面圣,分明是让皇帝陛下前来“面”他呀!
韩东时才不理这么多了,反正招呼是打了,心安理得地让大家安营扎寨。
果然,没过多久,大批骑兵涌向他们刚刚扎好的大营,皇家车驾直接向大营驶来,到这一步韩东时也没法再端着了,带着换好装的白雁一起面圣。
……
“韩东时,好小子,做得好啊!”
李世民根本没有计较他的无理,看到白雁之后,先大力称赞起来。
果然,以李世民的性子,还是更看重拓土纳民之功。
虽然关中东南的山区,本来就是大唐统治的腹心之地,并不能算是拓土,但若能因此收服大部分的山中部族,将他们移到平原地带耕种,平白得数万人口!
那已经能顶得上一座大的城池了。
虽然凭着李世民和李靖两位军神的用兵,大唐在较短的时间就结束了隋末争霸局面,可是大量的百姓已经死亡,使得大唐建立之后人口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