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京女友果然有问题

第53章 这一夜,这一页

奥寺美纪毫不顾忌美甲,呲的一声后,她将冒着气泡的啤酒递过来。

宫水三叶接过来,气泡迅速消退,只有罐口还残留了一些酒液。

“慢慢喝,很好喝的喔~”奥寺美纪不断诱惑着她。

于是,宫水三叶鼓起勇气,端起啤酒就往嘴里灌。

奥寺美纪惊讶地张了张嘴巴。

漏出的酒液顺着下巴滴进衣衫,宫水三叶皱着眉头咕噜咕噜就是半瓶。

“哇啊——”宫水三叶吐了吐舌头,眉头深深皱着:“又苦又酸。”

“哈哈哈哈——”奥寺美纪笑得前仰后合:“都告诉你要慢慢喝啦。”

“真不知道酒这东西有什么好喝的嘛!”宫水三叶嘟囔道。

“那得看时候,”奥寺美纪说,“酒这东西嘛,平时不好喝,但是——高兴或者难过的时候尤其好喝。”

“前辈今天很难过吗?”宫水三叶突然问。

“为什么不能是高兴呢?”奥寺美纪笑着反问道。

宫水三叶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感觉前辈很难过。”

“没有喔。”奥寺美纪眯起眼睛笑道:“有小鹤这么体贴的人陪着喝酒,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该走了。”她从地上坐起来,被风吹得有些晃。

宫水三叶跟着起来,感觉身体有些飘,大概她也醉了。

她们从空地一路走到车站,直到看到“站口关闭”的提示后才突然想起,这已经是后半夜了。

最后一班电车11点就已经停止运行了。

两个人在车站前站了一会儿。凌晨的风吹在单薄的衣衫上,她们都感觉有些冷。

咖啡和酒精一起作用着,宫水三叶觉得有些头晕,但同时又精神得不行。

这时,奥寺美纪提了个建议:去看一次午夜场的电影如何?

宫水三叶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好像在迷迷糊糊中就答应了。

奥寺美纪挽着她的手,两个人一摇一晃地走进了附近的电影院。

电影院里恰好有个小咖啡店,两人各点了一杯热咖啡用来醒酒,而后看了场《情书》。

这是部二十年前拍摄的电影,可以说是青春纯爱片的天花板,现在大概是放在影院高清重映。

电影很有意思,看过一遍后,反正又无处可去,于是两人坐着不动,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

凌晨的放映厅只有她们两个人,奥寺美纪饶有兴致地看着,但宫水三叶则处于一种疲惫但睡不着的混沌状态。

好想睡好想睡——但根本睡不着啊,可恶!

早知道就不喝那么多咖啡了。

看完第三遍,走出电影院时已经是早上六点。

朝阳在高楼大厦的间隙处跃起,街头渐渐有了些车流。

她们在凉意袭人的新宿街头乱逛,酒意早就消散了。

走得累了,二人拐进一家刚刚开始营业的汉堡店。奥寺美纪要了一份加奶酪的汉堡和一杯咖啡。

宫水三叶除汉堡之外只点了一杯热牛奶,咖啡她实在是喝得想吐。

别看这家店才刚刚营业,里面却坐满了人,大概是都是在赶头班电车去上班。

东京的早上也这么无奈吗?

宫水三叶心想,她还以为只有在糸守镇才能尝到早起赶去上学的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